nbsp; 吃罢晚饭,我在客厅召见了全觉和其老师沈逸秋。
本来,我到求全山庄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考察新军基地,这里是否可行,后来听全玖提及全觉,沈逸秋,又增加了招揽人才的目的。
这全觉长相斯文,同全玖貌似,也是眉清目秀,而沈逸秋也是精神矍铄,来全玖家的山庄养人啊。
我着两人十分拘束,也就先开金口道:“全觉,你和你姐姐长得真像,一表人才啊。”
全觉起身答道:“陛下过奖,呵呵。”
“坐下说话即可,这是在家里,不用拘束。”我笑笑又对沈逸秋道,“沈先生也是容光焕发,一便是宝刀未老,先生今年贵庚?”
沈逸秋听我称他做先生,心里也是十分高兴:“回皇上,老朽今年六十有二了。”
“恩,老当益壮啊。朕听全妃讲,你是沈括后人?”
“正是。”
“沈括沈大人乃我朝英才,朕打算过些日子给他重新整修陵墓,立碑铭传,并在临安建一座书院,就以沈括之名来命名,所有院生都必须精修沈括的学说。”
沈逸秋听我如此说到,突然一愣,随后喜极而泣,急忙跪下道:“谢皇上恩典,老朽代先祖谢过皇上了。”说完,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这个时代的文人大都希望自己的学说能够得到皇家赏识,以致能够流传千古。沈括在世时,一直不得重用,尽管其大作《梦溪笔谈》出版后颇得学术界重视,但却没能得到皇帝的认可,所以即便在郁郁而终时也不忘嘱咐子孙有机会将此书献给皇上,作为其后代的沈逸秋自然希望能够完成先祖遗愿。此时听见我说的这番话自然又勾起了这种念头,尽管沈逸秋在会稽全家隐居了十来年,但这种心思却是一直没有断过。这就像那云伯飞一般,能够光宗耀祖才是其毕生之追求。
我起身扶起沈逸秋道:“先生请起,只要为我大宋作出过贡献者,朕都会予以嘉奖,沈括之说涉及广泛,必将会造福我朝,流传万世。先生你对于沈括沈大人的学说有所了解吗?”
沈逸秋起身后有些自豪地答道:“回皇上,老朽自幼便十分喜欢先祖之说,先祖之作《梦溪笔谈》老朽全部做过研究,为此还被父亲责骂不务正业呢,只是。。。。。。”
“先生不用顾虑,有话请讲。”
沈逸秋稍稍有些脸红道:“老朽仅对先祖学说的一部分有兴趣。”
“是吗,哪些部分?”我有些担心地问道。
“皇上,老朽只对其中的物术奇巧有兴趣,而对于政治军事却没有深入研究。”
我听完后哈哈大笑道:“好,很好。”
沈逸秋不解而道:“皇上?”
“所谓术有专攻,先生有所不知,这物术一道涵盖万千,只要好生应用,于国于民皆有百利,实不亚于治国大事也。”
沈逸秋得到我的赞赏,似乎是一生终得一知己,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说道:“在遇到全觉前,老朽曾经走遍大江南北,寻师访友,将先祖之说一一加以印证,后来来到会稽,觉得此地灵气十足,更兼全觉和老朽对路,便长期住了下来,在这里的数年间,老朽一边教导全觉,一边对先祖之说的物术部分加以整理修正,再加上自己的法扩编成书,特别是最近两三年,全觉长大后,针对《梦溪笔谈》上的学说又提出不少建议,在全觉的帮助下,老朽前些日子终于将此书完成,仿照先祖,取名为《会稽笔谈》,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象先祖一样,出书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