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父亲珍重的将带着“新娘”字样的红花别在母亲胸前,杨小贝的心里五味纷杂。既有心愿达成,旁观父母婚礼的荒谬感,又为了父母终于能够在一起,以后会生儿育女,再也没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而迷茫。
小孩子常常说的笑话,为什么爸爸妈妈结婚的时候我不知道呢?为什么他们的结婚照上没有我呢?杨小贝是否要安慰一下自己,能回到过去见证父母的婚礼是圆了多少孩子的夙愿?
新郎官及接亲的队伍到了,自然不会让他们空着肚子回去。早上女方也举行了“陪姑酒”,和陪郎一样,由九个未婚的女孩子一桌陪新娘,并接受亲戚朋友的敬意。当然发展到后来,这个人数也不那么讲究了,有时候为了凑热闹,或者家中亲戚家未婚男女特别多,那就两桌拼起来,总之越多越好。
新郎一行人在女方家不会吃饭,因为要接亲回去到男方家吃。这个时间都是有讲究的,几时几分出发,及时几分到达,全部都是看好吉时的。所以常常会出现在路上被耽搁了拼命赶路,和双方家庭距离太近而拼命绕路的搞笑景象。因此为了节省时间又表达女方家热情好客,都是吃“鸡蛋茶”。
实际上就是水煮的荷包蛋,加上红糖、猪油等。又甜又腻,但是在农村被认为是待客的最大诚意,只有认为最尊贵的客人才会做。等接亲的人吃好鸡蛋茶,抹好嘴巴时间也就差不多了。杨启泰和易慧芬一起拜别父亲后,就由新娘的哥哥背着送上车,准备出发了。
这时外婆就开始哭了起来,这可不是不满意,而是“哭嫁”,白云县这边不兴新娘子哭,新娘子必须笑着上车的,但是新娘的母亲等亲戚都要哭一场,以表达对女儿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出嫁后生活的担忧。这里也有分会哭和不会哭,会哭的都有套路,有相应的歌曲。到后来也没有什么讲究了,母亲含着泪殷殷敦促女儿几句话就行。
这是见外婆在门口送别时伤心哭泣——事实上,没有几个母亲不哭的,细心拉扯大的孩子,这就一朝出门,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以后侍奉的是公婆,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家看一眼。她到了别人家会不会受委屈,会不会不适应,作为母亲那是越想越心酸,搞不好就要大哭一场。易慧芬的眼睛也红了,眼看就要掉下泪来。
小车上现在就坐着一对新人和媒人。廖主任赶紧拿着帕子去给她擦眼睛,“可不能哭出来,今天是喜事,哭了就不吉利了。”和土家族出嫁女必须要哭不同,老家的讲究是新人要喜气洋洋的,不能掉眼泪。
杨启泰也赶紧好言好语的哄她,又故意说一些家里的趣事,才将易慧芬转移了注意力。这时又是鞭炮齐鸣,鼓乐喧天,随着一声铳响,标志着发亲了!
送亲的人也分乘两部车子,跟在主车前头出发。直到热热闹闹的车队远去,穿过水库,隐入群山之间不见了,站在门口张望的外婆才叹了一口气,抹着红红的眼睛回去了。姨婆跟着哭了一会儿,这时又劝道,“别伤心了!女子都要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