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的要求设计,2片垂直尾翼安装在水平尾翼的两端,避免与雷达“抢空间”,粗壮的尾部给人一种很突兀的感觉。
不管外形如何,问题得到了解决。
2017年底,第一架hj200首飞,性能不但完全达到了海军提出的技术要求,还超出了不少。
在模拟实战测试中,hj200对j-10这类正面雷达发射面积大约3平方米的轻型战斗机的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470千米、对h-6m的最大探测距离超过了650千米,对c-803的探测距离达到了320千米(超低空目标)、对z-9的探测距离达到了370千米(超低空飞行状态)。
在同时探测到近400个目标的情况下,hj200能够同时跟踪其中24个最具威胁的目标,4名空中指挥员能够同时引导12架战斗机执行拦截任务。如果拦截目标超过12个,还可以通过战术通信网络将信息发给航母的航空作战指挥中心,由航空作战指挥中心为其他战斗机提供引导信息。
非常完善,且强大的性能。
按照海军的估计,hj200的性能就算比不上e-2d,也不会比e-2d差多少。
美中不足的是,hj200的总机造价高达33亿元,超过了空军的kj200与kj2000!
到“共和国”号服役的时候,海军“省吃俭用”,也仅仅采购了1架hj200,而且还是用在原形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量产型。
按照海军的计划,2018年最多再采购1架。
要为“共和国”号配齐4架hj200,至少要等到2019年年底。
如果复合蓄电池的生产能力得到提高,8级复合蓄电池的价格降低一半,海军也要到2019年初才能购买第4架hj200。
这也正是共和国没有把hj200列入出口清单的关键原因。
用比kj2000贵近30%的价格购买小型预警机,谁会当“冤大头”?
除了舰载机与弹射器之外,“共和国”号本身也存在问题。
设计时,“共和国”号的基本设计方案修改了3次,每次改动的范围都非常大。最后为排水量6万吨以下的中型航母时,又要求是“攻击航母”。所谓的“攻击航母”,就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打击力量,不为航母配备额外的进攻武器。
表面上看,这为航母搭载更多的舰载机留下了空间,实际上却增大了设计难度。
在一艘不到6万吨的航母上塞入64架固定翼飞机与8架直升机,“共和国”号的“肚量”确实不小,附带的问题也非常严重。
主要就是机库挤占了太多的空间,不得不大量减免其他重要设施。
过分要求舰载机数量,还导致航母的重心偏高,稳定性降低。因为弹药库与航空燃料库的容量被压缩,所以“共和国”号的持续作战能力仅仅只有4天(美国海军大型攻击航母的持续作战能力至少都有7天)。为了减轻水线以上结构重量,“共和国”号的防护能力明显不如大型航母,抗打击与生存能力严重不足。
除了抗打击与生存能力之外,其他的问题都在实际使用中暴露了出来。
其实,“共和国”号还在建造的时候,这些问题就已经暴露了出来。2015年开始设计“中华”级航母时,海军就将排水量从最初的65000吨扩大到了75000吨,设计定型时达到了77500吨,开工建造时达到了78000吨,最终建成时突破了80000吨。由此可见,增加排水量对提高航母作战能力与生存能力的作用最为明显。
“共和国”号服役时,“中华”级的第1艘与第2艘已经分别在江南长兴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由青岛造船厂承担的第3艘的建造工作也将在4月底开工。只是在“共和国”号服役之前,海军调整了“中华”级的建造进度,将前2艘的完工时间从2021年推迟到了2023年,第3艘的完工时间则推迟到了2024年。
延迟建造进度的原因很简单:海军没钱了。
虽然2017财年度海军经费增长了31%,但是2018财年度海军经费增长的额度没有达到预期的27%、只有18%,相当于削减了大约350亿。加上“共和国”号的服役成本超过海军预期,结果当年用于“中华”级的建造经费比预算时减少了23%,3家造船厂不得不放慢建造进度。
经费短缺的问题在陆军与空军也同样存在。
金融危机使国家财政非常紧张,共和国又不能学美国那样到处烧钱。为了保证国内经济稳定发展,财政预算更多的投向了与产业结构调整有密切关系的各项基础建设中,用于军事建设的经费自然大幅度缩水。
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承认一个事实,即共和国海军的崛起之路非常漫长!
“共和国”号服役,虽然使共和国海军拥有了梦寐以求的远洋作战能力,但是远没达到让共和国海军成为全球性海军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