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30日凌晨,无人侦察机发现了几支越过边境线,进入土耳其境内的小股部队。
虽然布吕歇尔立即联系了驻扎在边境地区的土军边防部队,要求他们立即派出侦察兵去拦截进入土耳其境内的敌军侦察部队,但是美国陆军中将并没办法希望放在土军身上,而是决定自力更生。
让几支侦察部队搭乘垂直起降运输机出发后,布吕歇尔向杜奇威汇报了情况。
对布吕歇尔的安排,杜奇威没有做出调整,只是要求布吕歇尔做好抢救伤员的准备工作,并且答应在24小时之内把一支特种部队送到陆军中将的手中。也就是说,杜奇威并不相信布吕歇尔派出去的侦察兵是那些共和国陆军侦察兵的对手。
第一战斗单位是共和国陆军10个战斗单位中,最先成立,也是最强大的一支。虽然早在10多年前,共和国陆军就把全部特种部队收归到了总参谋部名下,成立了世界上最强悍的特种部队,但是绝不能因此小看共和国陆军正规作战部队中的“准特种部队”,也就是由各军级(后来就是战斗单位)司令部直接指挥的侦察部队。要知道,在不能组建军直属特种部队的情况下,各个军长都以加强侦察力量为名,建立了战斗力远超过一般侦察部队,而且由军长直接指挥的“超侦察部队”。
不管这些部队怎么称呼,其实力都不容小觑。
当然,杜奇威也没有把希望寄托在美军特种部队身上。
虽然在与布吕歇尔通话之后,他就把刚刚赶来报道的一支游骑兵连派了出去,让他们务必在30日夜间到达战区,并且听从布吕歇尔将军的指挥,但是杜奇威没有把真正的特种部队,也就是与游骑兵一同前来报道的海豹突击队派出去。严格说来,游骑兵只是比普通部队更顽强的侦察部队,远比不上海豹突击队。别的不说,游骑兵的编制有几千人,而海豹突击队的总兵力从未超过300人。
不管怎么说,对手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
在与布吕歇尔通电话的时候,杜奇威没有忘记提醒陆军中将,在对付共和国陆军侦察部队的同时,必须加强防御阵地建设,尽快在土军后面部署防线,重点保证各条山区公路的交汇处,并且在重要的桥梁上设置炸弹,做好炸断交通线的思想准备。可以说,除了没有明着告诉布吕歇尔死守之外,杜奇威已经把话说透彻了。
问题是,布吕歇尔仍然让杜奇威很不放心,因为他的警告没有得到重视。
正是如此,在袁晨皓轻松下来的时候,杜奇威却焦急万分。
几百千米之外,布吕歇尔确实没有把杜奇威的警告放在心里。
事实上,布吕歇尔早就对白宫的安排感到不满了,而让他最不满的就是,为什么要让一名已经退役的陆军中将来指挥这场战争?
要知道,杜奇威在美军中的威望远远比不上裴承毅在共和国军队中的威望。
在布吕歇尔看来,不管杜奇威有多么厉害、有多么好的人脉关系,也不应该受到特别照顾。按照规矩,如果以北约盟国的身份出兵土耳其,那么欧洲军团司令、也就是布吕歇尔才是联军司令。
也就是说,杜奇威抢了布吕歇尔的饭碗。
当然,几个月下来,布吕歇尔的情绪稳定了许多。杜奇威的所作所为,让这位高傲的陆军中将意识到,他不应该对陆战队将军抱有偏见。如果杜奇威没有足够的能耐,肯定无法得到白宫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布吕歇尔缺乏实战经验,特别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伊朗战争期间,当时还是陆军少校的布吕歇尔跟随第1装甲师参加了攻打胡齐斯坦省的作战行动,并且在战斗中有很不错的表现。在第1装甲师的主力部队离开伊朗,返回位于德国的驻地时,布吕歇尔已经是陆军上校了。为了获得更好的前程,布吕歇尔在这个时候选择返回军校进行深造。也就是说,他因此错过了紧接着爆发的半岛战争,杜奇威在半岛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时候,他却在纽约州的美国军事学院,也就是天下闻名的西点军校内与一群比他小了20岁的年轻人寒窗苦读。虽然这次进修,为布吕歇尔今后的晋升铺平了道路,也为他后来提出军事改革打下了基础,使其取得的成就并不亚于杜奇威,但是错过半岛战争,让他缺乏最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与共和国军队交手的经验。
在布吕歇尔看来,共和国军队再厉害,也是人的军队,而不是神的军队。
正是如此,布吕歇尔相信,只要是人类军队克服不了的问题,共和国的军队也克服不了。以他对美军的自信,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共和国陆军再厉害,也不可能在没有基础条件的情况下,用装甲部队攻打100多千米的军事要塞。
收到杜奇威的警告时,布吕歇尔首先想到的就是杜奇威太谨慎了。
在他看来,共和国陆军的侦察部队出现在越过边境线,进入凡省,不是说共和国陆军准备向西攻入凡省,而是在该方向上佯攻,让对手认为他们会在这边发动进攻,然后从更加容易得手的南面进入土耳其境内。在向五角大楼汇报情况的时候,布吕歇尔就提到,共和国陆军的第二战斗单位已经到达伊拉克的尼尼微省,距离土耳其不到200千米,虽然到达伊朗西阿塞拜疆省的第一战斗单位距离土耳其不到100千米,但是考虑到地形因素,以及两支战斗单位的名声,共和国陆军很有可能用第一战斗单位进行佯攻,用第二战斗单位从南面攻打哈卡里省,从而突破土军的边境防线。
基于这一判断,布吕歇尔坚持认为应该在哈卡里省布防,且防线朝向南面。
毋庸置疑,这是一件更让杜奇威头痛的事情。
天快亮的时候,杜奇威不得不通过五角大楼的参联会,与布吕歇尔进行视频会议。
在参联会的将军面前,布吕歇尔像是受到刺激的公鸡,硬是想让杜奇威相信,他的判断绝对没有错。毋庸置疑,杜奇威也是个不会轻易让步的将军。虽然他不好当面指责布吕歇尔违抗命令,毕竟布吕歇尔是美国陆军的大红人,甚至有可能在5年之内成为参联会的主要成员,但是在作战问题上,杜奇威肯定不会让步。
争论到最后,两人不得不相互让步。
布吕歇尔同意在部署防线的时候,在凡省东面安排至少4个营,将战役预备队放在巴什卡莱(位于凡省东南部),并且在增援部队到达之后,首先加强发生东部防线。杜奇威除了答应尽快安排欧洲军团、也就是第1装甲师与第3步兵师的其他部队的运送工作之外,还答应在安排空中支援的时候,优先考虑欧洲军团。
事实上,这是个没有多大意义的结果。
对杜奇威来说,问题才刚刚冒出头。布吕歇尔自作主张的行为,只是冰山一角。对于返回军队就获得晋升、成为联军司令的杜奇威来说,除了战场上的敌人之外,还得提防军队内部的敌人。说直接一点,布吕歇尔敢于与杜奇威对着干,肯定得到了某些美军高级将领的支持。
问题是,杜奇威还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