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全程陪伴,宋庆也将各处代售点看了看,销售量虽然没有头几天那么火爆,但也保持在了一个比较稳当的程度上,他也算放下了心,对这边的办事人员嘱咐几句,也便回了徐州。
十几天的工夫过去,徐州的大街小巷如今也是不同,大风牌在邳州的风潮才刚刚开始,在徐州可是已经扩张开来,如今不光是州城,就连周围四县也都在讨论这些事情,丁魁又专门挑选了些精壮小伙,分成五个小组,分别在州城和四座县城搞服装表演,女模特则都是请的当地青楼的姑娘们客串,如今俨然成了个不错的剧目,不少人都是专程过去捧场。
狗营的小伙子们其实倒不是很在乎这个,可青楼的姑娘却都上了心,毕竟她们就是吃这碗人气饭的,只要人气上去了,收入保证成倍成倍的往上涨,因此到了后来,几乎都是抢着要去丁魁那边,不但不要钱,甚至还有主动出钱,或者主动献身的,丁大官人虽然爱好文艺,可这方面真心比不得脸皮厚实的宋庆,吓得落荒而逃,最近的联络都是赵满熊去谈。
对于丁大官人的丑态,宋千户非常不满,勒令让他回去重新谈起,几天工夫下来,总算也是有了点进步。
模特表演的红火,让宋庆多少动了些别的心思,这年头人似乎对这类相对文艺一些,却又抛头露面的活动接触很少,他大概也观察过,如今能够在公共场合表演的,基本上还都是耍枪棒卖大力丸的那类,狠点的来个胸口碎大石,咽喉顶枪尖,总而言之都是那些粗豪汉子们做的,少数出现几个女人,便会引来猥琐公子,闹市强梁过来搞事。
文艺类的节目倒是也有,但基本上集中在青楼妓馆里面,那地方虽说也算是公共场合,但绝不会聚集几百上千观众,老老实实在下头看节目,文学和音乐爱好者们最终都还是在小屋子里讨论或观看的。
其实老百姓看的也有,比方说元代杂剧之类的,不过传播范围终归还是小了些,而且太过文气,不适合普通百姓看。
因此,如果能够弄出些能够在大环境下表演的文艺类节目,保证会一炮而红,而且经过特意编排的,肯定也要比这种纯粹为了宣传服装的走台表演要好,就比方说话剧之类的,只要题材得当,老百姓们一定是喜欢看的。
只不过这些事情暂时还都在考虑之列,他手下现在全都是武人,只有个周志安是读过书的,可如今这人几乎已经基本累成三孙子了,各处着笔墨,读文章的差事几乎都是他,还要给丁魁打下手,虽说周先生的工作热情非常高涨,可这人累瘦了也是不争的事实,宋庆实在不好意思再给他加担子,若是真累出个好歹的来,他心里头也是不好受的。
可若是不用他的话,那就只能自己来写了,宋庆大学毕业,当初还迷过一阵文学,主要是用来跟文学女青年聊天用的,写点东西倒是不成问题,问题是他比周志安更加日理万机,理万机倒是不累,他可累的着实不轻。
原本在京城时候还好,各处都有人照应着,不用他花费多少心思,可回了徐州之后,他独自领了一营,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实在太多,即便是想当个甩手掌柜都不行,他手下弟兄基本上都是出身低微的,少数几个从前做官,也都是些小军官,很多事情都搞不清楚,到最后还是要来请示他这个长官,问题是他也没做过,只得从头开始摸索。
好在他这人心态不错,一时半刻做不得的事情,也不会太着急,事情总归要一件件做,就像日子要一天天过,不过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每天回到家中,总会抽空写上一两笔,最初时候宋虎几乎以为儿子病了,可后来看到那虽然瞧不明白,但却感觉还挺不错的毛笔字,才知道儿子这不是发疯撒呓挣,而是真的打算文武兼修了。
这是祖宗积德啊!
感觉到儿子似乎真会写字,还能正经写出点东西来,宋虎再也不过问这些自己弄不明白的东西了,甚至连酒都开始少喝,免得自己喝多了说话声音大,影响在屋子里研究文学的儿子。
一来一去的,几个月时间转眼过去,宋庆第一部话剧的剧本只写了几百个字,徐州人却已经开始准备过年了,恍恍惚惚间,宋庆才发现时光飞逝,几乎是一转眼的工夫,崇祯三年便已经快要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