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这远不能与高科技创新相比,但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做事态度,却值得称道。
也有人认为以前政策监管不严,机会多,好做。这观点经不起推敲——有好几亿人跟他们同样的时代,同样的年龄,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机会,为什么他们没有发财?
在调查中我逐渐认识到,几乎每一个白手创业者都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个体。那创造性并不是证明他们比别人聪明,仅仅证明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又凭借财富企图心,使出浑身解数,把问题给摆平了,那就是创新。他们是解决问题的专家,也是创造的能手。
那不代表他们就是高科技创新的专家。“从精通或熟知的业务开始”的人,多半是对原有的工作和产品的改进或改良而走向成功。看似对前工作或前公司的简单模仿,实际上一定有自己的创新(改良)。
创造性能力更多地体现在他们对赚钱机会的独立思考方面。那些走在财富队伍前面的人,并没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谋求自己的财富位置。有人说他们眼光独到,那正是创造性的表现。他们选择了快速成长的行业,因为那里蛋糕大而竞争少。当行业趋于成熟、竞争白热化时,他们已做好抽身的准备,积极寻找明天的奶酪去了。松下幸之助说:“高手收枪的动作比出枪还快。”
选择创业,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行动。自己创业是对赚钱活动进行独立思考的结果。他们本能地感觉到,要在竞争激烈的职位上谋求个人财富,就好像刚刚摘下一篮果子,下到树来,却发现地主正站在那里笑。那些在职场竞争中输掉的人,突然想明白了,自己去种果树,那不比帮人家摘果子强吗?干吗非要争着去帮人家摘呢?这是一种创造性。
竞争个性与对自己的充分认定
接触创业者多了,我意识到他们身上有一个明显特征:非常强的自我认同感。说那是一种信心也未尝不可——从事业成功中产生出来的自信与自豪。他们通过个人奋斗创造了事业和财富,他们为此感到满意;他们在战胜了很多困难之后取得果实,像农民丰收一样喜悦;他们屏蔽了别人的批评与否定,并打出了一个漂亮的正面回击;他们不肯认输,挑战逆境,而主宰了自己的命运。他们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一个先前人们从来没有想像过的高度。经济成功也使他们认识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完整最美丽,而他们幸运地做到了这一点。
对自己的充分认定与自我肯定不完全相同。自我肯定包含了对自己满意的幸福感,自我认定强调的是对自己命运和人生方向的主宰,对自己的经济能力的认可。他们在经济上成功了,现实中却有很多不满意。改革开放快30年了,社会上的官本位主义色彩还是很浓厚,有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也没有西方电影片里表现的那样像纳税人一样被尊重;他们当中有3/5的人也不愿意拿钱去换某些东西,比如社会地位或政治头衔,那东西不是必需的。但他们也感觉到,没有那些东西,很多事情确实又不方便。有一个年轻的创业者,钱是不缺了,却为出国旅游而抱怨:想去的国家不跟团就去不了,但他讨厌跟团——跟团就是喜欢看的看不够,不想看的必须跟着走;有些国家也没有团。他不能独自去那些国家,也不能像公款旅游那样以商务考察的名义去,没有那个条件。因绕不开政府部门而产生的抱怨并不少。政府职能转变有一个过程,他们身在其间,有诸多不便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好在政府正在不断改革,那就是希望——商人荣枯,系于国运。
还有一种不满意是对自己的事业成绩的不满意,这可谓是一种建设性的不满,能促使他们不断奋斗。他们中有2/3的人谈到这个问题,钱赚到一定数量时,就没有动力了,没有斗志了。按当初的想法,现在终于有钱了,该非常满意非常幸福才对,但那却是他们很不满意的时候,对自己不想干活、缺乏斗志不满意。这个情况常常在净资产500万元~1000万元范围内发生,常言说的稍富即安的状态。他们中的多数人能迅速战胜这种懒惰情绪。这就是中国的有钱人更要学会热爱生活的原因,事业与生活都要培养和保持一种激情,否则就停滞不前了。
自我认定包含了不服输(51%),不理会别人的批评(31%),积极推销自己的思想和产品(43%)等要素。在不理会别人的批评方面,他们练就了“厚脸皮功夫”。为了实现愿望,他们不得不鼓起勇气,一次又一次地去争取某些条件。卖水产的那个大学生,连续五天登水产公司的门,那不需要“厚脸皮”吗?新东方创建者俞敏洪,考了好几次才考进北大,连续多次去主管部门争取办学资格,那不需要“厚脸皮”吗?在成功之前,他们一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批评,但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用“厚脸皮”把自己包裹起来,抵挡住了批评和压力。白手创业者学会了如何过滤批评意见,如何把批评看做一种奋斗的动力,他们不肯服输,也不相信权威。
但不要因此就把他们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