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与企业主之间是有不同的。企业主与员工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业务关系不同,这对财富成功有很大帮助。
《参考消息》转载的法国路透社的一篇文章说,中国正开始兴起自主创业的热潮,调查结果显示,75%的人有自己创业的想法,但只有不到5%的人付诸行动;在问及有过创业经验的人“你还愿意跟人打工吗”,98%的人回答了“不”。
在付诸行动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成功了?美国的一本书《小企业创业学》讲道:“有关数据显示,小企业每年有25%倒闭或者破产,其实它忽视了一个事实:在那些所谓的倒闭或者破产的小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亏损而消失,而是干新的业务去了,那恰恰是创业成功的结果。”我的调查显示,只有1。7%的人在创始失败之后最终放弃了创业。
那么多优秀人才,他们干什么去了呢?1。出国;2。政府机关;3。学校团体;4。帮别人打工。如果只考虑经济收入,除三种情形(出国,大企业高级经理,政府贪污行为)外,其他的都比自己创业少,而且是少得多。一年两年差距还不太大,十年八年后,就十万八千里了。财富增长是自由落体的运动,越到后头,增长越快。选择专业化的财富行动,自然容易在财富方面有所成就。
“不要轻视梦想家,有一天会它变成现实的。”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干起来,这样的情形也不少,仍然是旺盛企图心的作用。牛不走,你没法强迫它走。财富企图心是一无所有者性一的宝贝。它能激发出财富成功的所有品质:勇气,热情,信心,聪明才智,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灵感,想象力……。成功之后,真正的财富并不是你的金钱,而是赚钱的智慧和能力(专业化的行动能力),钱能被别人夺走,能力和智慧谁能夺走?难怪约翰·洛克菲勒说:“即使我衣服脱光,再放到没有人烟的沙漠中,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又会成为百万富翁。”那不是豪言壮语,是现实的经验。
“如果你失败了,一无所有,你该怎么办?”“我一定能再站起来。”相信他们吧,那是真的。
如何培养财富企图心?
财富企图心能主动培养吗?似乎有些难。财富企图心不是财富愿望。
绝大多数人的财富企图心是为生活所迫而产生的。被环境逼迫,最容易生出财富企图心。你可以检视你的收入,做一个10年预测。如果远不能满意生活要求,差距很大,要不要自己干,值得考虑。如果满意,自己干的意愿也不强,那就算了,不要操那份心。
财富成功也只是人生一种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并不是社会的全部。到政府部门打工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啊。医生、老师、科研人员、军人、高级管理人才……只要你满意,那就是幸福。
他们是如何发展起财富企图心的?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四个主要动因:1。脱贫致富,2。为了经济自立,3。想当自己的老板,4。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以摆脱贫穷和经济自立为主,这也是私营企业科技起点低的现实理由。四个原因彼此交叉,有时难以分清以哪个为主。被钱所逼,发展起财富企图心,59%的白手创业者都承认这一点。
如果你是为摆脱贫穷而创业,那么只有一句话可讲:我什么都要,就是不要贫穷。谁愿意看着家人跟自己受穷?经济自立则需要多讨论一下。怎么才算经济自立?这标准是我自己划定的,没有科学的、社会的或经济的依据,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不得已而用之:
如果停止工作,可以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准10年不变。更生活化的说法是,在做重大决定时,基本不受钱困扰。结婚想买一套房子,基本不受价格困扰;孩子出国学习,不受钱的束缚;家人突然生了大病,不会为住院费发愁。
缺钱能生出财富愿望,却未必能生成财富企图心。99%的家庭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困扰,网上的工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是谁在抱怨地铁拥挤?是谁在抱怨水电又涨价了?是谁在抱怨孩子的教育成本太高?是谁在抱怨药价严重不合理?那是老百姓的心声,应该得到关注,政府也在积极想办法,无可非议。而且要承认,他们正受到金钱困扰,其中有多少人真的自己干了?我深表遗憾,敢于拥有自己企业的人还是太少了。调查数据证实,“缺乏资金”并不是主要困难。如果你认为你的主要困难是在资金方面,几乎可以断定,你的创业想法多半还不成熟——你可以对这句话表示怀疑。
很多人受到贫穷折磨,却没有创业。也还有很多人不穷,仍然选择了创业。比尔·盖茨一生下来,长辈就给了他100万美元;仅靠着继承遗产,他也能成为千万富翁。但是,才上大学二年级,他就退学,去创业了。
不论贫穷还是富足,要培养创业企图心,除了环境逼迫,还要认真考问自己的心灵。尤其是有一份好工作的人,更要听从自己的心声,千万不要盲从。创业除了风险,还有别的苦恼,这里没有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