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下李渊一人,李渊背着手站在窗前,望着匆匆走过武德殿广场的次子世民,他想起不久前著名术士袁天罡给他看过天象,说他帝星不稳,大患生于内宫,这个星象让李渊着实不安。
他想到的是太子建成,自己今年方五十二岁,正当盛年,他至少要坐二十年皇帝之位,太子那时已五十余岁,他是否能耐心等下去?
其实李渊也知道,太子仁厚孝顺,不会有异心,可就怕他的手下和心腹,诸如刘文静之流,是否会劝他篡位,太子一向心慈耳朵,如果太子真的听他们之劝,发动了宫变,也会有这种可能。
李渊不由得想到了次子世民,如果能给太子添一个对手,让他们兄弟内斗,这样便能有效的阻断太子的野心,有了敌人,太子想到便是如何保东宫之位,而不会考虑取自己皇位而代之。
当然,李渊最后还是会让太子登基,只是他不想让太子的登基那么顺利,只有经过一番奋斗而得到的皇位,太子才会倍加珍惜,至于次子世民,李渊心里有数,他能控制住世民的野心……李世民直接从皇宫内回到了王府,回到自己书房,他立刻令道:“速请无忌来见我!”
片刻,长孙无忌匆匆而来,长孙无忌现任秦王府长史,精明能干,是李世民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深得他的信任,李世民所创立的情报署,因为署衙叫做唐风楼,所以情报署又被称为唐风,便是由长孙无忌全权负责。
长孙无忌走进书房便笑道:“我感觉殿下有好消息给我。”
李世民也笑了起来,“你这家伙的鼻子很灵嘛!我一回府,居然就闻到了。”
长孙无忌得意洋洋道:“那当然,既然我是唐风楼主管,自然耳目非同一般,我猜圣上会迁怒于外监察堂的迟缓,加大我们的职权。”
李世民欣慰地点了点头,“你猜得一点没错,父皇已经免去刘文静外监察堂长史之职,同时将其暂停,我们唐风军政皆管,这是个好消息啊!”
两人坐了下来,一名侍女进来上了茶,又退下去了,李世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说:“关于杨元庆的记室参军一事,我已经向父皇禀报了。”
长孙无忌精神一振,连忙问:“那圣上是什么态度?”
“父皇很谨慎,他认为记室参军这个职务非同小可,杨元庆一定是很信任萧琎,才会任命他,父皇认为萧琎不会轻易背叛杨元庆,让我们小心,不要偷鸡不着倒蚀一把米。”
李世民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又道:“其实我认为父皇的担心有道理,杨元庆控制属下还是很有手段,我们确实要当心萧琎反而把我们告发了,李重守是我的得力干将,我不希望他栽在这件事上。”
长孙无忌迟疑一下问道:“殿下的意思是,放弃萧琎?”
李世民负手站在窗前沉思良久,缓缓道:“父皇只是暂停外监察堂,并没有彻底废除它,要想彻底废除它,只有一个办法,让父皇亲眼看见唐风的厉害,而且父皇并没有说此事不能做,只是让我们当心,无忌,你再好好考虑一下,我希望你用最稳妥的办法获得成功……唐风楼位于秦王府西面,是一座三层小楼,四周还有数十间房屋,是一处建筑群,原本是秦王府的一部分,自从把它划为情报署官衙,便将它单独隔离出来,又开了一扇小门,使它成为了一个独立署衙。
情报署也不挂牌,平时大门紧闭,一般人也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机构,就连普通官员也不知道。
下午,两名士兵带着一名男子匆匆进了情报署,男子年约四十余岁,身材中等,略略有些发胖,他名叫萧远颂,是敦煌萧家在长安的商队头领,大业四年,带领杨元庆智取伊吾城之人,便是这个萧远颂。
此时敦煌萧家已迁到襄阳定居,渐渐成为当地大户,唐军攻占襄阳后,对敦煌萧家也颇为照顾,一名萧家子弟还出任襄阳县丞。
萧远颂在利人市开店,专门卖荆襄茶叶,生意兴隆,为萧家赚取滚滚利润,昨天秦王府派人找到他,详细打听萧家在敦煌发生的事情,他没有隐瞒,一五一十说了。
今天又被秦王府的侍卫找到,说有重要事情找他。萧远颂心情忐忑地走进了唐风楼,他不知秦王府找自己做什么?他更不知道唐风楼是个什么机构,他随士兵来到一间屋子前,有士兵大声禀报:“启禀长史,萧家人已带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