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帝一怒之下当场就在金銮殿审讯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程奇正。
人证物证俱在,程奇正根本无从辩解,当下就被庆元帝革了职,判了流放千里永不得回京的重罪。
而行贿考官的孟经因其做法极其恶劣,杖责五十后发配边疆充军。
这一条条惩罚措施下去,让京城翘首以待的学子们兴奋激动,高喊大快人心。
孟经是会试第三名,因为作弊被剥夺了功名,原先考取第四名的贡士便直接接替顶上了第三。
殿试过后,常益德顺理成章被庆元帝点做状元郎,会试第四名的贡士点做榜眼,而会试第二名的扬州城才子徐伯清,因为风流倜傥,文采斐然被庆元帝指做了探花郎。
杨柳依依的阳春三月。
随着殿试完结,前来赴考的学子们陆陆续续离开了京城。
众多学子当中,罗启恐怕是最为落寞的一个。
他身上盘缠本来就少,如果不是为了看孟经的最后下场,怕是早就离开京城了。
这日亲眼见到孟经被送上充军的队伍,他背起重重的书架背包,缓步走出了京城的城门。
为了这次会试,他苦读多年,依赖着比自己年幼的妹妹挣钱过活。
原本踌躇满志想要在会试一举高中,却不幸落了孟经的圈套,连考试都没参加上。
他悔得恨不得撞墙。
幸得京兆尹府的邹大人替他平反了冤情。
扭头看了眼京城的大门,罗启暗暗下定决心,三年后他定要在会试大放异彩,为妹妹,为逝去的父母争得荣光。
“罗启兄弟。”
罗启停住脚步。
在京城他并无相识的人,是谁在叫他?
他转过头,看向迎面而来的男子,讷讷道:“常状元,你、你怎么认识我?”
常益德爽朗一笑,拍拍罗启的肩膀:“罗兄弟,我们借一步说话。”
与罗启到一旁的茶摊子坐下,常益德点了两碗茶,递了一碗过去。
“罗兄弟可是打算启程回扬州城?”
罗启颔首,眼底略带失落。
常益德沉吟片刻:“不知罗兄弟可愿意留在京城读书?罗兄弟文采斐然,在下可以举荐罗兄弟到学院读书。”
罗启有些呆。
常益德所说之事在他看来是想都不敢想的。
能在京城的学院念书,那简直是天下学子的梦想。
只是
他摇了摇头:“多谢常状元的好意。在下家境贫寒,负担不起。”
常益德喝了口茶,含笑道:“如果罗兄弟不介意的话,我们常府可以资助。”
罗启更是一愣。
他听明白了常益德言下的招揽之意。
“罗启何德何能……”
“罗兄弟还请莫要妄自菲薄。”
常益德留罗启,一是因为对他才华的肯定,二是因为孟经。
孟经此行不仅没有得了功名,还被充军边疆,罗启若是回了扬州城,想必孟家之人定不会放过他。
如若没有留意此事便罢,既然他留意了,便想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