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遇见地是,亚当斯与贝尔入京城后一定会受到群臣的围观。对于欧洲有主这事他们都知道,对于欧洲也从杨涵瑶那儿得到了一定的了解。
这点让他们觉得很遗憾,说到底这群人比起东南亚的土著也强不了多少。至多就是会盖盖石头房子,穿衣服,吃熟食罢了。
连纸都没有,如何传播文化?这样的国家自然也是需要大宋帮助得,传播圣人圣学是每一个读书人的责任吶!
可惜有主了,有主了就不能去侵占了,这不符合圣人的教导。所以当亚当斯与贝尔出现在金銮殿时,除了引来朝臣们的惊呼外,在犹太人,大食人重重翻译下,这群人找到了一些盛世来临的感觉,好好地过足了一把“重译来朝”的瘾。
不过对于出兵的事儿却是一个字都没提。开什么玩笑,大宋现在都在鼓励生孩子,寡妇再嫁,一些地区甚至已经准备取消人头税了,我们人都不够用,还出兵去帮助你们?那也没什么借口不是?
不过驸马的建议倒值得考虑。把造纸术,印刷术掌握在手里,对欧洲大规模文化输出,造孔子学院这点让大宋君臣很感兴趣。
至于出兵就免了吧。当然,好不容易来到这,为了表现点天朝上国的大气,还是会援助一笔钱粮。看清楚了,是援助,不是白送,要还得。
这些年大宋君臣多多少少对经济,外交有了新的认识,所以也不当傻子了。贸易可以,来上贡可以,但回报就意思下了,一句话,亏本生意不做了。
援助也不是白拿得,像朝鲜,日本,老来朝贡,对于这两个传统小弟国,大宋君臣也不好做得太过,再给予回报后,便要求在朝鲜与日本开设孔子学院。
这点日本与朝鲜倒不怎么抵触,他们仰慕中原文明已久,天朝愿意去开学校那当然很欢迎。这时的日本还不是后世的日本,对于大宋的繁华雅致他们十分的向往。
否则也不会在大宋灭亡后,全国人民包括天皇都为大宋的灭亡茹素三月哀悼了。
这是对有主之地的做法,现在欧洲那个叫什么大不列颠国来人了,大宋君臣一番商量,又对比着地图,觉得这虽有人了,可各方面还很落后,既然人家来求,我等自有传播王道,兴教化的责任。
唯一让大宋君臣感到麻烦地就是,来者非当权的朝廷,这点十分不好办。虽然大家这几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很大变法,可骨子里还是个儒家的追随者。
出于出师无名这种事那是不大好做得。两国建交自然是要以国对国的形式来。这点上那个啥公爵是否名不正言不顺吶!
不过很快地这点麻烦就被朝中脑子灵活的大臣给解决了。他们翻遍了史书,找出了前列,然后打着赶跑无道者的名义,准备组织一支舰队准备开赴欧洲,先以贸易的名义与那什么劳什子的大不列颠做做生意,然后顺带着把援助物资送达那啥公爵手里。
组织舰队是大事,而且又得摸索新航线,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准备好得。现在宋人的命值钱了,庞大的海外领地使得大宋劳动力奇缺,所以在开辟新航线的事情上,大家得好好摸索,怎么走安全,人命最重要。
于是乎,两个大不列颠来的欧洲人就这么在京城住下了。开封此时是世界上最繁华,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超过两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繁华的商贸,来往于人群中各异的肤色,不同的打扮,处处都显示着这个国家的繁荣与昌盛,是真正的国际大都市。
而此时的大不列颠还不是日后的日不落,说句难听地,也就比东南亚的人强上那么一点。
如此繁华的景象自然当亚当斯与贝尔迷了眼,上回入京城是带着使命而来,且落魄至极,自然也没心思来好好观赏这座城市。
可现在就不同了。大宋的君王已经答应援助他们一笔物资,这对他们复国是很有帮助得。他们也晓得,这么远的路程要这个东方大国出兵是很不切实际地,但能和这个东方大国最高统治者达成一系列的协议,这已是不错的结果了。
这个国家如此富有,民众吃饭都是用瓷器,街上穿着丝绸的人比比皆是,随便指头缝里漏一点出来也够他们吃得了。
看来回到家乡后,得说服公爵将他美丽的小女儿嫁给这位国君,这样一来,两者的关系才能更稳固。
看着汴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亚当斯与贝尔忍不住再次发出感叹: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国度!
PS:谢谢独来独往大大的慷慨打赏和月票鼓励!(*^__^*)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