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安阳县惨桉的内幕是这样的,微臣于昨夜接到飞禽传书,言称该县官员尽皆遭遇袭杀。那帮歹徒乃是玄甲铁骑,领头者拥有天生神力,夜间城门关闭之时,此人以神力拔起城前大碑,只一下,城门轰然砸塌……”
“然后此人率领铁骑长驱直入,一夜之间肆虐整座安阳县城。先杀县令,又杀县城,此后连续破门屠家,将安阳县的所有官员尽皆杀死。”
“此人手段极其凶残,杀人之时全是斩首,并且将官员首级垂挂城门,于夜色之中狂笑着离去……”
不愧是当官的。
嘴皮子可以当刀使。
这个官员看似没有指明任何人,然而每句话里都在暗示某个人。
歹徒是玄甲铁骑。
首领有天生神力。
这几乎已经明确告诉皇帝,安阳县的凶手乃是郭子仪。
皇帝的脸色缓缓阴沉下去,冷声问道:“爱卿这番奏疏的意思,朕大概算是听懂了,如果朕没理解错误的话,你似乎想说郭子仪是歹徒,可对?”
那大臣重重叩头,大声道:“陛下,臣并不敢确定,但是臣经过一番推测之后,认为郭子仪的嫌疑至少是九成九。”
“首先,他天生神力。”
“其次,他脾气暴躁。”
“再次,他麾下恰恰有用两百玄甲铁骑。”
“微臣不知道安阳县的官员如何得罪了他,但是微臣坚定的认为这件事乃是目无王法……”
“自古以来,朝有法度。就算官员犯有死罪,也该由交由法司问审,吏部管官,刑部定罚,并且还有执掌法度的大理寺,可以判决天下官员的罪责。”
“但是这一切都有个前提,首先得是官员们犯了法,即使犯了法,也不能立刻杀,而是法司问审,按律定罪。”
“可他郭子仪何等跋扈,竟然一夜之间杀死一县官员。陛下可以想一想,这些官员总不能全都犯了法吧?如果全县官员都犯法,上级的州衙岂能坐视不理?”
“所以微臣斗胆推断,此事乃是郭子仪的私自行凶。安阳县的官员们没有犯法,郭子仪杀官不是因为官员有罪……而是,他为了某种目的所以杀。”
“那么是什么目的呢?微臣认为唯有造反一件事。”
这官员的一番长篇大论,听起来似乎头头是道,但若是稍微琢磨一下,就会发现他用的是疑罪从有。
啥叫疑罪从有?
就是怀疑你有罪,那么我根据这个怀疑进行假设,而每次假设的证据,都是在指证你确实有罪。
说白了就是莫须有,但是这个莫须有的杀伤力很大。原因很简单,这办法很容易让听众产生先入为主的误判。
可惜皇帝不可能误判。
因为皇帝比这个官员更早知道安阳县的时。
郭子仪杀官是在前天夜里,当夜就给皇帝发了飞禽传书,而这位官员却晚了一天,才得到安阳县那边的消息。
皇帝提前一天知晓内幕,并且还是十分详细的内幕,所以不管这个官员如何泼脏水,皇帝的心中一直保持着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