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日本人想着收取察省的红利,哪怕贴钱也要渗透到察省,有东北那个先例,不管察铁也好,还是附属地的日本人也罢,大家都没想着这一切不是自己的,沈阳给当初进入附属地的日本人带来巨大好处,如今察哈尔这边就让人趋之若鹜,投入比东北早期还大。
现在的薛儒已经一扫阴霾,赵子赟给了他一个满意的答卷,作为张恒市长,他接受的红利远超过其余三个附属地之和,让他整日都满面红光。
首先是日本人的建筑,不管是察铁的五层大楼,还是那些闲散民居,如今都是无主的,哪怕是攻击时烧了不少,林林总总归属张恒市府名下的房屋也是上千栋,按现在张恒地价来算,也是几千万的收益。
其次就是钱,察铁和日本人开设的银行里的钱被赵子赟一把搜刮了去,听说也是几千万的金额,薛儒眼馋是眼馋,也知道这些不归自己,可其余商号,甚至日本人家里的,都归了他,警察局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彻底搜刮了一遍,初步统计,也达到了近三千万。
最后是实业,日商在察省陆陆续续投了不少,光一个龙烟铁矿就足以让吴伯琴笑逐颜开,日本人的矿山技术还真不是盖的,矿山铁路、坑道、采掘设备,都是巨大的收获,那些合资建立的人造丝厂、纺织厂、化工厂、食品加工厂让几位集团老大垂涎欲滴,这些还争的不厉害,毕竟谁合资的归谁,别人不太好争,但那些独资的可是无主的,几大集团争得头破血流,尤其是几个民营的,在赵子赟面前叫嚷着不能吃独食,怎么也得给他们点,出钱也行。
至于物资那不太好统计,只能分门别类放好,等着几大集团的人来估价买走,薛儒心里现在盘算着是不是把察铁的大楼改成市府办公楼,那样他基本上就一步到位了。
红利太大,也有让人头痛的地方,眼下省府就那附属地这些建筑该怎么办争论不休,杨受成的意思是开发商业,张鸿的意思是那些民间划给民政,以便安置以后来察省的人,财政厅嚷嚷着至少那些日本银行可要给他们,教育厅则盯着日本人建的学校,总之各有各的算盘。
赵子赟苦笑,这分赃估计是分不均了,至少他知道薛儒可是把那些建筑全部看做自己的。
吵吵好多天,没有结果,最终还是陈淑珍翻脸不认人,谁也别争,她说了算!
有人做坏人,赵子赟自然乐得意躲一边,借口要准备应付即将到来的日军进攻,一溜烟去了赐儿山。
母老虎发威,首先老实的就是薛儒,他没了声气,各厅也在看着陈淑珍到底怎么办。还别说,最终陈淑珍的解决方案基本让各厅满意,首先这学校,就无条件归了教育厅,马麟开心笑纳,附属地有日本人四个小学和两个中学,还有一个职业学校,他也算收获不小。
六所银行自然给了察哈尔银行,也算是堵住了俞鸿钧的嘴,日本人的银行设施比察哈尔银行的完善,他白得的,没什么意见。
这两厅就算陈淑珍不出面,也是好摆平的,哪怕薛儒接收,也不可能学校不做学校用,银行不做银行用。
真正麻烦的是民政、实业和张恒市的分配,最终算是划分了权利,民政和实业两厅负责民居和商铺的对外分配,收益七成归市府,三成归省府。其余公共设施归建设厅和社会局协商管理。
如此,巨大的蛋糕算是分配出去,薛儒一头被陈淑珍压着,一头也拿到了一个额外甜头,省府同意察铁大楼给他做办公楼,如此一来,市府比省府还要气派些,多少安慰了他失落的心。
这边笑逐颜开,那边是心如刀割,日本人这次损失的远超过上次赵子赟打劫沈阳时的,那次看似赵子赟获利更大,但其实日本人损失的只是本该属于他们的张家家产,而这次不同,完全是自己的,加上以前为了要红利所作的付出,这一进一出,起码是超过三亿大洋损失,一贯占别人便宜的日本人如何能够接受?
本来该背黑锅的最大选手是外务省,这完全是对察哈尔外交的重大失败,可最大的倒霉鬼桥本正康已经成了阶下囚,他嘴里叫嚣着赵子赟违反了国际法则,心里却很感激赵子赟将他扣下,至少眼下没事了,以后怎么样再说。
陈淑珍对他招呼都不打就拿下日本领事馆很是头痛,德国、美国、英国都质疑察哈尔的做法,这太过分了!
不过看完领事馆的收获,陈淑珍咬牙忍了,光那些往来信件就有巨大价值,更别说领事馆里还有比较全的各秘密站点的名单,外交用的密码本等等,还有赵子赟笑纳的日本人在中国绘制的大批军事地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