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有效,实际上所有当兵的人都有效,那些城市居民也一样。因此这个新宅地法生效后,军心很快就安稳了下来。
通过新宅地法虽然可以安抚人心,吸引更多兵员,但要他们成为合格的士兵。还有接受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按照此时的联邦军标准,最少也要三个月。
但很可惜,战争形势不允许林肯安稳的等这些新兵训练三个月了。所以他压缩了时间,要求新兵训练期减少为一个半月,也就是说一个半月会后。新兵就要上战场了。
然而,林肯也不是对所有新兵都如此,为了打造几个王牌部队,林肯特意要求米德将军从新兵中挑选一些年龄较轻,思想比较单纯的农民兵出来,然后组建一支新的弗吉尼亚军团,人数的编制则是三十万。
米德将军也不负重托,他很快就挑出了三十万年轻农民,然后集中在华盛顿附近的兵营里,加以集中训练,哪怕前方战事紧张,林肯也没有轻易把这支部队拿出去消耗掉,而是按部就班的让这支部队训练了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期间,这些士兵除了要学习基础的步兵技能,还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简单的说,就是这些士兵在晚上的时候,要听宣传员的布道,告诉他们为什么战斗,以及讲解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
总之,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给这些士兵洗脑,让他们心怀国家,有一种为国家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热情。
还别说,那些重复的鼓动还真起了作用,那些年轻的农民真的以为他们是参加一场伟大的卫国战争,是在跟侵略者做决死斗争,是为了保家卫国,保护所有人的财产不受侵害。
经过了三个月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之后,这些士兵的思想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明明对国家民族神马的还模模糊糊,却一门心思以爱国者自居,就战斗意志来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同级部队。
而伯恩赛德呢,他带领的部队,就是这样一直爱国心浓厚,年龄层偏低的热血军团!
看到这里,或许就明白了,为什么伯恩赛德明明一开始是逃跑,中途却改变了主意,要求返回去跟中国人决战,这里面除了伯恩赛德为自己开脱的因素外,军团士兵的不满也是很主要的一个原因。
当初,伯恩赛德抛弃那些感染者,带兵逃去后方的时候,那些基层军官虽然暂时听话,可当走了一段路之后,就都不愿意走了。
因为他们觉得很憋屈。
为什么憋屈呢?因为他们当初明明抵达了史密斯兰附近,却无法痛苦的进攻,而是在一边挖战壕,摆明了是等对方进攻。
好吧,防守反击也不错,可等啊等,结果敌人没有进攻,他们自己倒是先灰溜溜的逃跑了。
逃跑就逃跑,中途又遇到暴风雪,走不动路不说,还出现了大量的流感患者,最后又不得不抛弃他们,赶到后方驻扎。
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那些基层官员被中高层指挥官忽悠住了,但经过一番行军,经过一番冷静思考后,他们也寻死过来了。
埃文斯维尔那个地方他们很清楚,毕竟他们就是从那赶过来的,所以他们知道那边的药物大概有多少,数量稀少价格昂贵,恐怕是无法给那么多病号使用的。
那么,所谓返回埃文斯维尔,取得药物再送回去这一说,就不太靠谱了,至少无法拯救所有人。
相反,中国人是有名的土豪,不但装备好,药物也多,所以如果打败了中国人,什么都有了,同僚也就有救了。
有了这些想法后,这些基层军官就开始互相串联,然后也不搞兵变,而是玩请愿,向伯恩赛德将军请愿,让他回去跟中国人打,并且他们还罗列了此时跟中国人打的好处,比如天气因素等。
伯恩赛德一看军心不稳,加上他也觉得这个险值得冒,所以为了前途,他就决定赌一把,回去跟中国人干!
因此,伯恩赛德中途返回的决定,不是他一个人的决定,而是整个军团大多数基层军官的决定,也只有这样,整个部队才能中途转向,继续冒着严寒风雪,向史密斯兰前进。
相反,本杰明的詹姆斯河军团就不同了,这支部队的官兵虽然也有不少农民,可他们不是模范军团,没有经过洗脑教育,爱国主义情节没那么严重,士气跟自觉性跟新弗吉尼亚军团的士兵根本没法比。
因此,本杰明就没有受到下级的逼迫,加上他本人不想冒险,因此也就没有跟着伯恩赛德一起行动。
很难说本杰明的这个做法对还是不对,毕竟如果他带兵跟随,那么从人数上就占有更大的优势,不过面对中国人的火力密度,他的这些人是否有用,也十分难料。
然而,在这个时空的美国历史书上,本杰明因为中途跟伯恩赛德分道扬镳的事情,被钉在了耻辱柱上,认为正是他的胆小怕事,才让伯恩赛德将军的战术功亏一篑。
不管怎么说,伯恩赛德带领的这支新弗吉尼亚军团,这次是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要彻底击败中国人跟南方叛军,取得药物补给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他们要取得一场胜利,一场对中国人与联盟军的胜利,打破中国人不可战胜的神话!
正是抱着这种不惜一切的决心,新弗吉尼亚军团的士兵们才克服了一路上的风雪严寒跟厚厚的积雪,哪怕手脚冻伤了,也不管不顾的强行前进,只看他们那股劲头的话,简直可以跟长征时期的红军相媲美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正在赶来的这个新弗吉尼亚军团,是李永吉自带兵以来遇到的最强大的敌人,这支部队的强大之处不在于他们的装备,而是他们的人数跟士气!
或者可以这么说,当一只人数庞大的军团,同时拥有敢于牺牲的决心与士气的时候,那么在任何时候,这都是一支极度可怕的力量,哪怕他们的武器在李永吉看来十分简陋。
总之,李永吉这次面对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最可怕的是,当时整个远征军上上下下,包括李永吉都没有认识到这点,依旧是以十分轻松的心态来看待这次作战,骄傲异常不说,也非常的轻敌,结果一上来就吃了个大亏,险些大败亏输。(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