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五年的中秋节,漠北,失去了大王子的北匈奴被飞将军陈洛击溃,匈奴余部在刘氏阏氏带领下向着大漠逃窜,飞将军趁胜追击,在大漠深处,将匈奴残留的一千余人活捉,刘氏阏氏被俘,誓死不降,趁着看守的士卒不留意,咬舌自尽,临死时面却向着胭脂山的方向,跪拜而死。陈洛大为吃惊,没想到这个汉家和亲的公主,却对匈奴有着如此深的感情,他其实不知道,这个刘氏阏氏却是想着大王子是葬在胭脂山脚下的,想着与深爱的人不能生同衾,死同穴也是好的。这些是贴身服侍阏氏的那个女奴讲的,陈洛这才知道原来汉家的昭阳公主会如此可怜,竟然与继子大王子有了不伦之恋,更可悲的是,那个大王子不过并不痴情而已,思索再三,陈洛决定把昭阳公主葬在胭脂山的南麓,与大王子的坟墓遥遥相望,却没有合葬,一是考虑到毕竟她与大王子有后母与继子子的辈分差距,尽管匈奴并不理会这一套,但她毕竟是汉家的公主,否则,史官的一个“不贞”会让她的名声受损,陈洛考虑得也算是厚道了。胭脂山顾名思义,山上出产一种红蓝花,是造胭脂的最初的颜料,匈奴的妇女都喜欢把脸蛋涂得红红的,如今昭阳葬在这个风景秀丽的胭脂山上,也算是一种安慰了,只是离开胭脂山时,不知匈奴俘虏队里谁先饮泣,渐渐,这些满脸胡茬子,衣衫褴褛的俘虏们开始唱:“失我胭脂山,令我妇女无颜色!”那悲戚的哼唱深深打动了汉家的子弟们,人人禁不住热泪盈眶,纵使非我族类,但是都是爹娘生养的,谁不对故土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却不知道另一股大军却在乔五的带领下直捣匈奴的老巢,老病交加的老单于不敌汉家咄咄逼人的攻势,一命呜呼,其他早早获知风声的几个王公贵族来不及收拾金银细软,一路往西逃窜,乔五此时俘获匈奴残部二万余人,其中大部分是贵族部属,男女老少皆有,所以,在俘虏的队伍里,哭哭啼啼衣着锦绣绫罗绸缎的妇人们也是一种奇观,乔五只是冷冷看着那些哭哭啼啼的妇孺们,亡国就是这么一个下场,而在士卒们看来,这些匈奴的贵族妇女们,穿着打扮绝不亚于江南、京都里高门大户的夫人千金们,个个穿金戴银不说,连那衣服也是京都里最时兴的满堂红的款式。在得知不许骚扰这些妇孺们的命令后,那些士卒看着那些妇人们手腕上金灿灿明晃晃的金银手镯,一个个嫉妒得眼睛发红,也有许多妇人看出了士卒们的贪婪,舍财报平安,把金银首饰双手奉上,乐得押解的士卒眼睛都眯起来了,于是相应的态度也好了许多,连给俘虏那干硬的窝窝头,也多给了一个,妇人们感激涕零,更有一些面目娇俏的匈奴女子,与士卒们暗暗递送秋波,等押解到京都时,都已经混得相当熟了。乔五对这些押解俘虏的队伍里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懂得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何况不过是贪她们一些财物罢了,并没有对她们人身造成伤害,反观匈奴骚扰大汉时,往往将男子和孩童残忍杀戮,妇女被带走蹂躏,下场很是悲惨,与那些相比,这些俘虏们也算是受到优待了。所以,等夏王这支带着浩浩荡荡俘虏、好几辆大车的金银财物的大军开进京都时,着实令人轰动。五岁的朔儿穿着玄色的天子礼服,在宰相焦仲卿陪同下在城楼迎接。
枣红马上的乔五远远看到身着玄色袍子的朔儿,鼻子一算,几乎落泪,掐指算来,他已经好几个月都没有见过朔儿了,那个小小的身板,在京都的秋风里挺得笔直,眼神清澈,翘着脚尖眼巴巴地盯着自己这个方向。
城门下,乔五滚鞍下马,对着朔儿大礼参拜:“参见幼主,乔云远幸不辱使命,大破胡虏归来!”
朔儿展颜一笑,要不是一旁的侍卫拉住,他几乎要跃下城楼去见乔五,他兴高采烈道:“夏王踏平匈奴归来,传我的旨意,大开中门,迎接夏王凯旋!”
一旁的须发皆白的左老道低声提点:“陛下,您要自称为朕,或者寡人、孤才合乎礼法。”
朔儿横了左老道一眼,振振有词道:“什么称孤道寡的?我既不是孤儿也不是寡命,还自称为朕?震慑谁哪?文有焦相武有夏王,二人都忠心耿耿,何谈什么震慑?”
左老道哑口无言,焦仲卿却是毕恭毕敬地道:“臣惶恐,踏平胡虏乃是夏王功劳,臣不敢居功,“
“焦相不必谦虚,没有你这边井井有条地打理,边关将士怎么会有精力去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