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竟一反常态的侃侃而谈,言语中带着对王忠嗣明显的维护。而在金殿之上冲着首相大放厥词、对手握重兵的将军横加责难的人竟是一个身着绿袍的小官,且这人也不是御史。金殿上的官员们或是老神在在的不发一言,或是相互对望一眼,总之所有人都在观望着。走到这一步的官员们,耐心总是不缺的。“其实我倒是觉得王帅的疏忽完全是情报不准的原因。”陈.希烈淡淡的说道。“情报不准?”那绿袍官员忽而大笑道:“那下官倒要好好问问左相大人了,兵部的情报缘何会漏了叛军水师这般重要的军情?”“这个嘛……”被一个小官当面斥责,此刻的陈.希烈竟真的展现了一番宰相的气度,一点也不气恼,而是悠悠然的回道:“兵部的军驿确实出了些问题,尤其是在南方,百年来几无战事,许多地方的军驿竟是形同虚设一般,哪还有刺探军情的本事?”“那要怎么办?左相大人总不能以一句军驿败坏就乱了南方的军情吧?”到了这一步,金殿上的百官已有不少人看出些门道来了。好一出双簧!果然,陈.希烈没有让百官们久等,继而说道:“南方军驿的败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如今战事紧急,前方的将士也没有那个时间等下去。”“下官曾听闻内卫的触角遍布天下,情报的传递速度更是优于兵部许多……”“终于来了!”御座上李隆基的犹如刚醒的巨龙一般,双目如电,直射那绿袍官员。绿袍官员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心中一横,继而起身向前,跪拜道:“臣恳请圣上为军情计、为南方黎明百姓计,暂时将内卫在南方的人马交由王大总管统辖,待战事一完再将其收回便是!”绿袍官员说完后便头也不抬的跪在地上,身子一动不动,只在静静等候着即将到来的命运。李隆基只是看了那绿袍官员一眼,这样的小虾米也不值得他多加注意。嘴角微动,李隆基忽而笑了笑,偏头看向左边的陈.希烈,出声问道:“左相也是这个看法吗?”一向软弱的陈.希烈今日竟仿佛要雄起到底了一般,迎着李隆基那冰冷的目光,陈.希烈俯下身子,恭敬却不失镇定的回道:“圣上,南方的军驿确实不堪重用,军情如火,容不得半点松懈,还望圣上能早日定夺。”李隆基没再去看他,双目抬起,环视着金殿上的百官。沉重的气氛压得百官喘不过气来,山雨欲来般的压抑使得殿中针落可闻。“你们都是这看法吗?”李隆基声音不大,却仿若暴雨前的雷霆般震撼人心。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大一小,两个马前卒都站了出来,这种时候已经由不得人回头了。“臣等附议左相之意!”顷刻间,百官中便纷纷跪倒一大片人,有文官也有武将,就连皇族勋贵里头也有不少人掺合进来!“哈哈,好好好!好得很啊!”李隆基只是失神了片刻,便转而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大,到最后几乎是吼出来的:“小子既然已经长大了,何不自己站出来呢?到这种时候还没个担当吗?”听到李隆基这诛心之言,太子李亨笑了笑,脸上那挂了半生的木讷转瞬间消失。李亨缓缓走出,来到跪倒官员的面前,长身而立,注视着自己的父亲。李隆基看着眼前的这个儿子,仿佛第一次认出他来一般。这个以往从不出色,就连太子之位也是顺序接替而来的三皇子,在这一刻着实一鸣惊人!“你终于做了一件让朕高看一眼的事了!”李隆基盯着李亨,近乎一字一顿的说道。“父皇,忠嗣如今正在南方为我大唐浴血奋战,李伦那三万骑兵便是因为情报失误而血洒疆场,如今叛军实力大增,若朝廷还不认真应对的话,只怕损失会更大!”“请父皇为大唐江山着想,为南方那些饱受战乱之害的百姓着想,早做定夺吧!”李亨没有下拜,只是躬身行了一礼。“你的意思,是在说朕没有认真应对战乱,尸位素餐吗?”李隆基大怒。“儿臣不敢!”李亨回道,只是脸上却带着一副就是如此的表情。“好好好!好啊!朕尸位素餐,那依你的意思,是不是要换一人来坐这张椅子?”李隆基怒极反笑道。李亨没有回话,这个时候他也不需要说什么了,今日的作为与逼宫何异?含元殿外,皇宫大内,铁甲涌动声渐渐清晰,徐番这才发现,往日与圣上形影不离的高力士,今日却不见了踪影。来不及多加考虑了,徐番取出写好的折子,起身上前,朗声道:“启禀圣上,臣已按圣上的指示想出了应对叛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