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面军会师支援到四方面军来的担任九军参谋长,古浪战役失利后还代理过九军军长一段。方强是九军宣传部长、李太国是九军二十五师师长、李天焕则是三十军的政治部主任,张掖整编时他们归入教导师担任旅级干部。
在平型关、晋北战役中都经受了锻炼。占领绥远后教导师扩编成三个师,他们也都成了师级干部,现在又聚在一起组建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机械化军,重任在肩、压力很大。
陈海松热情地和他们握手问候,尤其是跟李太国多说了几句,陈海松视察晋绥三师演习时,战术陈旧、表现不佳,他作为师长与参谋长、攻击方的团长被当场撤职送往抗大学习。
半年来痛定思痛的他发奋读书、努力思考、琢磨陈海松讲述的大兵团攻防作战的原则,结合实际写了很多心得体会,在战役研讨课上拿出很多大胆新颖的作战方案,得到主持工作的抗大副校长罗瑞卿的夸奖,允许他毕业返回部队,刚刚被任命为参谋长负责训练。
见到指挥严谨、要求严格的陈海松他多少有些不自然,陈海松很热情地鼓励他说我听罗校长介绍了你的情况,说你学习很刻苦进步很大、战术很大胆、兵力使用很协调、理论水平也很高,想把你留在抗大教书你不同意,坚决要求带兵,很有志气嘛。”
李太国比陈海松还大六岁,不好意思地说我哪里有理论,还不都是你在张掖教我们的那些现代军事理论,只是以前听了记了却没完全理解,这次吃了亏才认真思考了一番,结合你组织的各个战役总算是弄明白了个大概,就我三年私塾的底子哪敢到抗大去献丑呀!”
“话不能这么说,我告诉你们的也就是些攻防作战中的基本原则,关键是要在实际作战中去灵活应用,要是比军事理论知识,那咱们穷人为主组成的红军早就败给各路军阀了。”
说着话一行人跳上一辆缴获的日本大卡车赶往各训练场,从炮兵师、坦克师转了一圈下来已经是天黑,陈海松就留在坦克师和战士们一起吃了晚饭,召集连以上干部座谈。
坦克师虽然是原来的坦克一师成建制调入,可许多骨干被调往太原组建坦克二师,只剩下00多老战士,又从步兵分队调入500、苏联坦克兵500,各型坦克一百一十余辆,编成两个坦克团四个营十二个连,加上配属的一个炮团一个辎重团总兵力也只有五千余人。
陈海松倒没觉得有多寒酸,到目前为止,坦克的集群突击战术还没有哪个国家在战场上用过,反应缓慢、动作笨拙、越野性能较差、暴露体积过大的坦克仅仅是步兵、骑兵进攻作战中的辅助兵力、火力支援力量,并没有引起各**事决策部门的重视。
而他将把这些钢铁怪物整合成一个无人可以阻挡的铁拳,以高防护性、高机动性、大火力撕开步兵的堑壕式防御体系,不给敌人喘息机会连续突进,击溃、围歼当面之敌。
当然依靠眼下的这些坦克是无法实现战役企图的,他寄希望于三、五年后包头重型机器厂、拖拉机厂、柴油发动机厂的建成投产,相关研究部门拿出重点型号的设计图纸、60毫米合金钢铸造炮塔、车载电台、新式大口径坦克炮、新式大功率坦克发动机率先研制成功。
到那时不逊于t4-5的新型坦克就将横扫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所有鬼子,将和喷气式飞机、大口径自行火炮、火箭炮一起成为战胜日本的最后胜负手。
现在重要的是技术全面的坦克兵数量,好兵都是练出来,精兵都是钱堆出来的,不驾驶到一定时数、不发射足够的炮弹,不可能有勇往直前、摧枯拉朽的突击力量。
他对同志们在艰苦条件下刻苦训练,掌握复杂气象条件下、复杂地形上的驾驶技术表示赞赏,他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国坦克部队的编制、装备、战术以及实战效果,要求八路军序列里最年轻的兵种要有建成最强大兵种的信心,通过今天的努力换取未来战场上的辉煌业绩。
坦克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堆积起来的高级装备,狭小的空间里到处是没有见过的新玩意,需要乘员熟练掌握完美配合,对战士们提出很高要求,除了勇敢还要有知识有技能。
他要求部队加强技术训练和技术培训,虚心向部队里的苏联同志请教,熟悉坦克上的每一个零部件的用途,学会拆卸、维修、组装所有配件,科学地使用装备和武器,提高训练效果。团营连各级要组织驾驶、射击、维护保养的竞赛、交流,激发战士们学技术的热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