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而增多,阔叶树随海拔增高而减少。由于该带地形平缓,气候温和、湿润,林下发育着较好的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因此,植物种类极为丰富,藤本植物十分繁茂,群落结构较为复杂,森林茂密,树干高大。由于植物种类繁多,生长繁茂,野生动物的食料比较丰富,带内动物种类较多,长白山的二百多种脊椎动物,绝大多数栖息;在本带中。
长白山的原始针阔混交林,群落外貌常雄伟壮丽,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结构杂。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三层。针阔混交林的代表植物种,针叶树占势的以红松为代表性植物,树高常达30—40米,位居第一层。红松为半阴性树,幼需要在避光的条件下发育,其树干笔直大,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是长白山珍树木之一。第一层的针叶树除红松外,有长白落叶松、红皮臭、鱼鳞松,以及为数不多的紫杉等。阔叶树有:春榆、蒙古栎、水曲柳、胡桃楸、山杨、白桦、大青杨等。
在混交林内的灌木种类也相当的丰富,具有代表性的灌木有毛榛、五加及刺五加、卫矛、忍冬、接骨木、悬钩子、刺玫、蔷薇等。
在混交林下的草本植物更为繁多,往往形成小片纯群,高者可达一米以上,低者仅在10厘米左右。常见的有山茄子、棉马、木贼、蕨、掌叶铁线蕨、阴地苔等。在混交林中的藤本植物非常发达,主要的有山葡萄、狗枣子、软枣子、木通、五味子等。它们常常紧密的缠绕在乔木和灌木之间,使人们穿越非常困难,颇有亚热带森林的景象。
在本带的兽类有东北虎、黑熊、黄鼬、水獭、梅花鹿、马鹿、野猪等,鸟类有鸳鸯、白腹兰翁鸟、大杜鹃、三宝鸟等,爬虫类有腹蛇、松花蛇和草蜥等,两栖类最主要的是哈士蟆(林蛙、田鸡),鱼类主要是细鳞鱼、青鳞子等山区冷水鱼类。
露水河红松母树林是国家1964年划定的中国最大的红松母树林,面积11764公顷,是一座天然优良基因库。著名生态学家王站教授说:“红松全身都是宝,更重要的是,其经济价值超过它的本身。特别是红松的蓄水量很大,一棵红松就是一座小水库。红松林里,下两个小时大雨地表上也没有径流,都被红松根部储存起来了。”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原始林已经十分鲜见了。长白山的红松原始林是我国现存不多的原始林中极有价值的一个群落。在一个地理区域中,最少受人类干扰的、最古老的森林称为原始林。这是一个模糊的、相对的、缺乏数值度量的概念。但也可能是最易判断、最具有实际意义的。
一片原始林就是一个世界。森林从来不喜欢单一,森林的兴旺发达是与其内部结构的庞杂多样不可分割的。长白山红松原始林中巨大的老龄树林和各种年龄树木以及枯立木、倒木和深厚枯落物层共同构成的“原始”景观不仅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栖息地”,成为保护多种动物所不可替代的基本条件,而且,从人们日益增长的“回归自然”的需求来说,原始林又具有它无可比拟的生态价值。
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变是生物进化的自然过程。而正是在这种自然演替的过程中,红松,以其特有的魅力展示着自己的个体美、原始美和群落美。
长白山红松原始林的空间和时间意义都是非同寻常的。红松原始林的至善至美,不在于它表面的景色,以及它给我们提供了多少良材美干,而在于它群落细部有条不紊的巧妙安排和万世不变的自然法则,在于它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还有勇气、精神和力量。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展现的是一种立体之美、组合之美。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壤肥沃,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除东北乡土树种红松外,还有紫椴、蒙古栎、春榆、槭树等阔叶伴生树种,群落垂直结构复杂,林中针叶树和阔叶树的比例随海拔增高而有规律地变化.随着季节的演替,斑驳陆离的色彩让长白山披上华丽的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