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呼和浩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呼和浩特的建筑

    简介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脚下,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总人口197.7万人,居住着蒙古(约占11%)、汉、回、满、鄂伦春、鄂温克等10多个民族,现已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蒙语“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内蒙古人则通常省称为“呼市”。

    呼和浩特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气温零下25℃至45℃。昼夜温差极大,夜里比白天温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带长袖衣服。

    呼和浩特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主要景点有明代大召(伊克召)、席力图召(小召),清代五塔寺,清真大寺,博物馆,昭君墓等,呼市北边有大青山风景,可观赏乌海风光、桌子山雄姿、鄂尔多斯草原、这里地质奇特、植物珍奇,是旅游观光不可多得的地方。这里居住的人们热情好客,您不仅可观赏到美丽的草原风光,还可品尝到真正的内蒙古风味。

    呼和浩特市内有许多喇嘛庙,明清两代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召城”(召在蒙古语里是“寺庙”的意思)。锡林郭勒路与中山路交会一带为呼市最繁华地带,锡林郭勒路以东的新城高楼林立,以西的旧城景点较多,极富观光价值。

    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米。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仅在2℃左右,南部达到6.7℃。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l3.5~13.7℃。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天,低山丘陵区110天,南部平原区为113~134天:日照年均1600小时。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毫米,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雨量仅350毫米;平原区在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毫米,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335.2~362.8毫米.

    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万立米。水磨沟,流域面积1380.9平方公里,沟长68.2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972万立米.1958年在沟口兴建红领巾水库1座,库容1650万立米,灌溉面积11万亩。哈拉沁沟,沟长55.6公里,流域面积708.7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2622万立米。全市河流总长度1075.8公里,河网密度为o.177公里/平方公里。

    文化

    昭君,本名王嫱,字昭君。出生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香溪河畔平民之家。因人才出众,选项入皇宫,西汉元帝时为待诏掖庭。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又是为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有独立人格和极好口碑的,至今为各族人民所敬爱的伟大女性之一。据史料记载,当时西汉与匈奴关系正常,匈奴国王呼韩邪单于“愿婿汉氏以自亲”,王昭君为巩固汉、匈团结而自愿前行。单于认为她给人民带来了安宁,号“宁固阏氏”(阏氏即王后)。为纪念此行喜事曾举国欢庆,当时的纪念品“单于和亲”、“单于天隆”筒形瓦当和“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的鸳鸯砖,早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和呼和浩特市出土,足以为证。汉元帝也因坚信王昭君的选择利国利民,会给汉朝带来和平,所以把年号改为竟宁,取意边境安宁。

    王昭君打破封闭,走向开放,与民同乐,深受拥戴。各族人民对王昭君和亲带来的边境安宁是有口皆碑的。认为她像千古留名的盖世英雄们一样,应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崇敬和瞻仰。边塞的巾帼英雄中只有深明大义,深受拥戴的蒙古族顺义夫人三娘子可以愿意与她媲美。元代张翥赞昭君与民同乐:“队队毡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千载草青青,有芳名”。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夸她“汉武雄图载史册,长城万里遍烽烟;如何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游昭君墓》),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赞她“绝塞埋香骨,千秋不朽名”(《题昭君墓》)。呼和浩特一带现有青冢多处,如八拜昭君幕、朱堡昭君墓、南郊昭君墓、达拉特旗昭君墓等等。史学家们说得好:我们不必辨其真伪,只要看到这么多的地方和百姓愿意和她同乡,愿意和她同根、同宗、同亲,就可以看出她在各族人民心中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了。

    昭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与黄河文化、阴山文化、长城文化一起,构成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的特殊的民族文化,不同于雪域文化,不同于盆地文化。它有景、有路、有情、有韵、有诗、有画、有歌、有曲,有历史依据、有人物形象、有众多载体、有万千读者。人们梦魂萦绕的永恒主题,其实是民族团结,民族平等,“交欢玉帛”,“天下一家”。请重温一下多年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深知民族之间“交欢玉帛”规律的诗人楚图南在登临长城时写的著名诗篇:

    塞野高风招国魂,崔巍万里古长城。

    功标青史传今昔,血染黄沙泣鬼神。

    壮烈干戈伤往事,交欢玉帛启后人。

    堡登临怀斯世,天下一家永太平。

    旅游

    一、昭君墓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名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现代史学家翦伯赞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鸟语花香的自然情趣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诗情画意,令人流连。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秭归宝坪(今属湖北省兴山县)人。相传有“落雁”之美,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嫁远入匈奴,后立为宁胡阏氏,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唐代杜信《通典》中最早记载了这座昭君墓,以后历代记载甚多。

    二、大窑文化遗址

    “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33公里处,保合少多大窑村南。1973年发现,分布着由太古代花岗片麻岩和燧石构成的小山,其燧石质地坚韧、易击打成形,是制造石器最理想的原料。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古代人类就陆续到这里开采石料,制成生产、生活用具。在遗址范围内,人工打制石器及石料遍地散布。1976年、1983年发掘,先后出土大量石器,主要有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