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结束之后,韩阳拿着那一尊民国十六年的粉彩财神像对于彬的母亲道:“大娘,这是民国时期的粉彩财神像,你看这标识,是‘刘福记造’的东西,也就是说这物件是民窑产品,是一家叫刘福记的商店或者作坊制作的。”
于彬的母亲听到是民国时期的东西,脸上就有点失望了,“那能值多少钱呀?”
韩阳暗暗估计一下说道:“这东西的品相虽然还不错,比较完整,但是本身没有太高的价值,搁在以前是家家户户都要摆一件供着的,并不值多少钱,一般的也就是几百块钱,碰到非常喜欢的,能卖到一千多块,再高就没有人愿意接手了。”
说着又笑道:“其实大娘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将它供起来,虽然不见得真有什么用,但也算是个心理安慰。”
于彬的母亲笑着摆摆手,“家里已经有一尊了,好像比这个好看的多,这个看看有人要的话就送出去吧。”
韩阳回想一下好像还真是,于彬家的正屋里确实是摆着一尊财神像,不过那一尊很显然是现代工艺品,是典型的煤气炉子烧出来的作品,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是那一尊现代工艺制造的财神像更惹人喜欢。
想到这里,韩阳就没再说什么,将财神像轻轻放在地上,然后拿起其他瓷器看了看。不出意外,确实都是民国时期的瓷器,但破损确实是比较严重,几乎每一件瓷器上都有一些裂纹,有一件青花婴戏纹盘还碎成了三块。
之后韩阳拿起一件破损不是非常严重的玉壶春瓶鉴定了一下。
民国二十四年玉壶春山水纹瓶:f级,2/8。
这一枚玉壶春瓶里的能量已经只剩下了2点,而原本则拥有8点的。也就是说这些古董当中的能量会随着破损的严重程度以及破损状态的持续时间而慢慢流逝。
除此之外,其他瓷器的状况也都差不多,有的还能剩下一点能量,有的干脆一点也不剩了。将这一对瓷器中完全没有价值的物件分拣出来,剩下了那件粉彩财神立像以及玉壶春山水纹瓶还有那一件碎成三块的婴戏纹盘。
韩阳指着这三件瓷器道:“大娘,这三件还有些价值,这一尊财神像价值在一千块左右,这个瓶子和那个碎了的盘子也勉强能卖个一二百块钱,剩下的那些都是没人要的东西,不值钱。”
“这样啊,”于彬的母亲满脸的失望,显然这价值跟她的想象有着很大的差别,但看着这一对破烂也知道确实是真不值钱,于是指着其他物件问道:“这些呢?”
韩阳捧起那一件青铜花觚看了看,发现纹饰倒是挺精美的,确实是倒模制作的物件,但线条却要生硬的多,也就是说在制作模具时候,那些纹饰不是人工刻上去的,而是机器雕刻的。至于青铜锈色之类知识,韩阳了解不多,不敢立刻下结论,因此再次花费了一点能量进行鉴定。
民国十二年仿青铜兽面纹铁花觚:f级,1/1。
原来是铁制品,是仿制的。韩阳第一次见到仿制的青铜器,而且还是民国时期的仿制品。当然,民国时期的铁质仿制品,在市场上肯定一文不值,但却还有一点能量可以提取,如果能提取出来,倒是可以补偿他鉴定时消耗掉的1点能量。
“这是民国时期的仿制品,而且是铁质的,没有市场价值,可以拿出去当废铁卖,或者自己摆家里当装饰,”韩阳说着将那个木头盒子拖过来。
木头盒子很普通,灰糊糊的有些地方已经被老鼠啃掉了,韩阳就是再不识货也知道这东西绝对不是什么名贵木材,抓起铜钱看了看,多是康乾通宝一类的钱币,市场上数量很大,不值什么钱。随机鉴定了一枚“乾隆通宝”,只有可怜的一点能量。
将大约有一百枚左右的铜钱清理出来,韩阳意外的发现里面还有一把破碎的茶壶,看模样是紫砂壶。将几块碎片拼了一下,韩阳问道:“大娘,这茶壶是早就碎了的?还是后来才碎掉的?”
于彬的母亲看了看摇摇头,“应该是这几年经常搬动弄碎的,小时候记得还用它泡过茶,后来壶把断了,就没再用。”
韩阳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小心翼翼的将这几块碎片放在一旁,然后拿起两块砚砖。
砚砖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藏门类,虽然只是砚台的初始形态,但是好多藏家就是喜欢这种原始而朴素的状态,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