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闻人司的记忆中,九岁到十一岁之间的这段日子,可能是他和闻人夏相处地最为和平的一段时间了。
而且也因为他们看上去的确相处地不错,闻人淞最后毅然决定让闻人司从暂住的景阳宫搬到了东宫里去了。
对于此,皇后一开始其实是拒绝的,但是谁让自己儿子曾经打了人家呢?这赵忠诚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要是哪天他一个想不明白,将闻人夏打了闻人司的事情给说出去了,这本来都没有的麻烦,只怕又要出来了!
而且更加让她无法拒绝的是,身为东门家的家主的东门哲似乎也很赞同闻人司搬进东宫这回事。而原因居然是她的小妹东门颖如在与闻人司生活了近两个月以后,似乎对这位静王爷,颇有……好感!
到这里,皇后只能在心里默默翻个白眼,默念一句:可能是本宫已经上了年纪了,真是越来越不懂年轻人了,这根正苗红的金陵王世子她看不中,到偏偏看中个冷宫里出来的贱种。
而且这东门颖如要是真看中了闻人司,那这事对于闻人夏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闻人司虽然现在顶着一个贱种的骂名,但是总有一天他会长大,那过往的一切也都会被人渐渐遗忘。若是等他长大后,又脱去了贱种的恶名,完了东门颖如再许给了闻人司。那以自己哥哥东门哲对小妹的宠爱劲儿,只怕转而支持闻人司,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英明的皇后娘娘思来想去,最后认为,只能采取顺如意给她出的主意:与其趁静王势力发展起来,成为咱们的威胁,倒不如趁着静王还没发展起来的时候就收归囊下。
这也就是说,对于静王住进东宫这回事,皇后娘娘最好是能做到全力支持,而且不光要支持,以后还要特别地对静王好!
你想想这小孩子能知道什么?尤其是这种生下来就没受过什么人疼爱的孩子,只要有个大人肯对他好,那肯定会乖乖听大人的话的。皇后娘娘趁静王还小的时候,就跟他培养好感情,那长大以后,静王绝对会对皇后娘娘您的话言听计从的。
而且退一万步讲,这闻人司如今正是皇上心尖上的人,皇上肯定觉得给闻人司什么都是对的,皇后娘娘要是这时候站出来说自己不同意,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么!何况这来日方长,闻人司这小贱种不可能一直这么一帆风顺下去,以后的路还长着,能不能将东门颖如娶进门,还说不定呢!
皇后既听顺如意说到了这个份上,那也是瞬间就了然,觉得顺如意说的甚是有理,果然就同意了这个决定。
因为皇后同意了这个决定,闻人淞果然龙颜大悦。
而且也正因为皇后同意了顺如意的这个决定,后来她就真的遇见了那个能将闻人司这个威胁给弄走的人——那就是白尹。
那是仁德三年与四年的交界之时,那一年的闻人夏虚岁十三,闻人司虚岁十二。
按北冥的往例,皇子过了十三岁,就应该系统地接受刀剑实战的知识了。因为是太子,闻人淞决心挑一位极好的武学家来做他的外师傅。最后挑来挑去,也不知他怎么想的,就挑到北冥白家的第一吃货白小暑的身上。
按闻人淞的意思是,虽然白小暑这人是能吃了点,但是当年自己是欠他个人情的——当年他下给东门家的聘礼被人劫走,后来正是人家白小暑给找回来的。
当年他刚登基的时候,就有意封白小暑个官做,然而白小暑对此似乎一点意思都没有,反而提议与其给他个官做,倒不如让他在宫里吃一年御膳。
对于白小暑的这个提议,闻人淞一开始是觉得非常不妥的,但是后来经不住白小暑一再纠缠,只得同意了他的建议。那只白小暑这小子拢共吃了宫里的御膳三次,就再次表示自己再也不吃了,因为他觉得这御膳还不如他徒弟做的好吃呢!
因为这,闻人淞最后报答白小暑的道路也被封锁了。直到如今要给闻人夏选师傅了,他才又有些惭愧地想起这件往事,并亲自写了封信,投到了白家去。
白小暑哪里很快就回信了,但是他的回信当然是不出闻人淞所料,白小暑果然是回了一封:自己是个自由惯了的人,只怕受不了宫中的规律,所以自己可能不能去教太子了。
闻人淞看到这里,心里几乎又是一阵卧槽,才看了前几行字就差点没无语地将信给扔了。
但是好在他在扔之前顺便看了下结尾,这一看结尾,他才发现白小暑的话并没有说完,因为后面他是这样用半文言文讲的,他一个瞎子,读书也不容易,于是写出来的净是些颇带有白话气质的文言文,既:
吾虽不能躬亲教习东宫,然适逢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