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
大量的军舰被三个国家分了,苏联人分得最多,他们出力最大,约300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只是飞机没有了,苏联一家分了一半150个,中国人分了80个,日本分了75个。
本来日本人不能给75个,但是日本人坚持,他们要攻击美国还在太平洋上的美国舰队,有了75个航空母舰群就不用神风队了,当然又给些好处给中央,中央笑纳,这些日本怎么有这多好东西啊,当然这才是石原慎太郎带到水球的家当嘛。反过来又从中国海军送10个航空母舰战斗群给日本。
日本顿感力量倍增。山本五十六,更是指挥日军频频出击,美国人在太平洋的战力开始低于日本,可是美国也有办法,破译了日军的密码,山本五十六被伏击。
同时从大西洋调400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到太平洋。力量再次在太平洋占上风。
沈日秋看到美国人在拆东墙补西墙,美国的力量不行了。可是他当然更明白中国的军队太弱,需要增强航空兵的实力。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敌强我弱的形势。
沈日秋对肖劲光说:“我们要练兵,大练兵、而且是实练,要找战法。”
肖劲光说:“101经常提醒我们不要冲动,怎么又要进行实练”
实练意味着什么,肖劲光当然明白。
沈日秋说:“时势已经不同了,美国势已衰,尽管他目前依然是最强大的,可是我们也不差了,至少装备方面不差了,可以摸一摸远洋海军的规律”
“你是说那些还在中国海里的躺着的战斗群?”
沈日秋点点头,现在就是没有那么多的飞行员,在海里可有近500个战斗群,维修技术和相关设备基本都已经到位,加上我们现有的也有100多个,组建近600个战斗群,仗打好了可以解决美国的400个,可是我们要招收培训6万名海军飞行员,这是件大事,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刘亚楼一听就问:“空军怎么办?”
沈日秋说:“空军也得强大起来,质量数量都得上去,你以前有三个飞机工厂,现在仗打起来了,规模太大,没有强大的空军不行,你就扩建吧,一是多建几个新厂,一个是扩大老厂,暂时坦克就不生产了,请陆军让让位,这事我找他们说去”
沈日秋对着两个人说:“你们所掌握的都是科技武器,智力因素被包含其中,因此要建立大量的技工学校,要想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我们还要建很多大学,培育更多的科技型人才,还得建大量的研究所,分专项对武器、材料和战术等等进行研究,现在是国家间的大战,我们要发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打胜这个战争!消灭美国人的威胁!”
刘亚楼说:“现在美国人开始防御了,我们应还有些时间”
沈日秋说:“是的,这是个时间差,要充分利用起来,而教育是民族大计,要千方百计搞起来。这是件巨大的工程,我们得迈好第一步,民族的希望就能前进一步”
如是沈日秋向中央汇报了自己的思路,结果与中央不谋而合,才从水库中下来的建筑工人,也可以说是原来的转业工兵,又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上了,大办学校,技校、大学,中学、小学,中央认为应以技术为主,文科次之,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急迫的中国工业化问题,师资力量的组织,都是个很大的课题,一个办法是外教,一个是回国的华人华侨,从他们身上,开始萌芽新中国科技改命的力量,尽管这条路不是一年二年,或者十年就能见效果,而是百年大计,可是全国上下无比兴奋,小孩子都的书读了,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没有过的事。
尽管中国的物资生产还在手工劳作,但是一大批的校舍却拔地而取,战争期间每一份粮食都显得无比珍贵,别看沈日秋喜欢埋粮,那是为了节约粮食,部队走到哪都有粮食吃,现在为了建学校,沈日秋又建议裁军,当然主要是陆军,让更多的人参与建设中去,这在后来成了很了很多人的成长机制,学习、参军、参加工作,成了一个步骤。
而裁军的背后却是空军和海军的扩编,以应对美国的下一轮攻势。
日本人与美国人顶得最狠,100个战斗群基本上又被打光了,又来找中国要,中央又让101给,多少呢?100个,沈日秋照给不误,因为战果也表明日本人会用海军,在远洋海战中,基本搞的是一比一,沈日秋也不想搞得太多的海军,现在美国人也少了些战斗群,在太平洋不到300个了,自己慢慢能修理出,500个,苏联人也在打,可是远洋海军与近海作战完全是两码事,苏联人的损失太大,效果不怎么样,德国人也是如此,看来术业有专攻啊。
德国是基本上没有海岸线,苏联人是海岸线都是冰,才分的战斗群,还借中国的旅顺港口呢,可是中国人有漫长的海岸线,可是中国人从来都是大陆型国家,不出海作战,郑和时出去逛了一圈,到列强打进来后才建立了北洋水师,甲午一战全军覆没,按战力比日本还要强,可是就是打败了,除了政治因素外,军事上的盲目自大,和战术的落后更是直接原因,沈日秋希望能在对美国的海军中找到一条中国式的远洋作战办法,让更多的后来者从中悟出道理。
沈日秋知道海战的变数极大,一舰的成败可能决定整个战局的成败,但是沈日秋决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中国人在海上反侵略的道路,为了加强感性认识,沈日秋出海了,带着训练得差不多的海军,50个战斗群。
沈日秋发现美国与日本之间的战斗形式主要是相互偷袭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