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连云轻咬下唇,连忙摆手,“我觉得自己喝得差不多了。”
因为偏头的缘故,她头上的朱钗轻轻摇摆,珊瑚坠子在暮色的天光里显得更加的鲜红欲滴。
杨秋生的手搭在她的肩上,细细地摆弄着那红色的珠子,“阿云,我记得你背过一首诗,是关于红豆的。”
沈连云没想到他还记起这个,那是阿七晚上还跟他们合床一起睡的时候。
她为了让孩子早点儿睡觉,于是什么睡前故事,古诗赏析,只要是她想到什么,都会一股脑儿地讲出来,为的只是催眠。
想当年她在高中课堂上的时候,最为打瞌睡的就是老师讲解古诗分析的那道题。
明明人家古人只是单纯地抒发一下情绪,但是只要出现在试卷上,就会没由来的被现代人强行复杂一把。
其背后通通包含着什么爱国情怀,感怀伤时,展现抱负,为国捐躯……全都是正面积极的励志情怀。
她当时就在想,这些诗还不敌她小学时候学的那几首真实。
正因为简单,所以能附加的东西才更少,更能体现原诗所要表达的情感。
于是在她为数不多诗歌库里,这首《相思》就是最为印象深刻的。
沈连云不明白自家夫君为什么会在此时提起这首诗来,于是好奇地询问,“是不是想吃我做的红豆饼了。”
杨秋生却为着她的话笑出了声,收回放在她肩上的手,不言语。
见他笑着不说话,沈连云觉得有被取笑的意思,不由得嘟起了嘴,“怎么,你不乐意吃啊?那我做给小盛和阿七吃好了!”
说着,就要起身离坐,却被对面的杨秋生一把将她抱在了腿上。
他的脸紧贴在她的耳畔,所以说话的声音格外的清晰,“我当时看见这支朱钗的时候,就想到了你念过的那首诗。”
听见事关她头上簪子的缘由,沈连云将身子向后放心地靠去,“要不要再听一遍?”
听见一声轻“嗯”,她清了清自己的嗓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她念诗的语调很温柔,像荷叶上攒聚的露珠,盈盈地在杨秋生的心间晃荡。
他将手里的人又抱紧了几分,“再念一遍。”
于是,沈连云将这首《相思》在那个黄昏念了不知道几遍后,终于沉沉地睡了过去。
果然,古典文学是个好东西,催眠极佳,不二之选。
第二天他们两人到后山的时候,发现已经来了不少的村民。
见到沈连云他们后,大家都笑着同他俩打招呼。
杨秋生自然没有理会众人有些殷勤的寒暄,一路上只是小心地用脚清理着路边的杂草和石子,以防自家的媳妇儿绊倒。
她家的果园是有阵法结界的,所以一般人进不去,以至于拔树苗的工作都落到了她家夫君的身上。
沈连云看着眼前这个大汗淋漓的男人,满心的不忍,时不时就上前给他擦汗,然后问他可要喝水或是休息。
直到后来她发现自己每过去一次后,就会使这个男人缠着磨蹭半天,大大降低了对方的速度,她立马警觉自己就是那个托自家夫君后退的后退子。
于是在放下水壶和擦汗的帕子后,她直接逃出了果园里,用的理由冠冕堂皇:要去安抚躁动的村民。
等她靠近阵法出口的时候,发现外面的村民没有丝毫躁动不安的迹象,反而三三两两悠闲地蹲坐在草丛里,聊着闲话。
她正准备出去,就听见外面的人在说着什么杨家的话题,于是脚下的步子也不禁慢了些。
声音最大的还是要数那个李大婶,“要我说,既然沈姑娘没有分树苗给那个杨家,咱们也不要对那家人有什么好脸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