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连云将背贴实他的胸膛,“阿生就没有怀疑去年我们送果子的那件事?”
“你觉得宋家有问题?”
杨秋生想起那个在岳阳楼初见的宋家老爷子,不禁皱了眉头,那样和善客气的一个人会对他们用手段?真是看不出。
还有那个喜笑的女子,爱穿红衣,也爱拉着他的阿云同他打趣,那样欢脱的性子一点儿也不像工于心计的女子。
沈连云既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毕竟现在本就战乱纷杂,加上涌入的难民不安全,我怕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徒徒叫一村子的心血白费了,所以万事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杨秋生附和点头,“你知道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是支持的。”
沈连云笑着偏头在他的面颊上留下一个亲吻,“我知道,快去帮我拿笔墨来,我要回信。”
于是她在信中嘱托那两兄弟,此次售卖以罗家的名头在京中单独行事,特特避开和宋家的合作,更是要隐了他们提供果源的事实。
罗全在收到这位沈姑娘的信件和几大车果子后虽有疑问,但想来那位姑娘这么做自然有她的道理,于是召集人马后朝京城出发。
那一年沈家村水果的收入相较于去年虽说有所减少,但是却无任何亏损,即使在时局这样纷杂的境地下,村民们依然可以在过年时节吃上一顿热烙的杀猪宴。
沈连云插着手站在自家的桌边,有些头疼地看着自家两个绕着桌子疯跑的孩子,“我数三声,谁要是再没有给我乖乖坐好,今天晚上就不允许挨着阿娘睡。”
随着数字一声声地蹦出,佩儿当即停了步子,有些费劲地往自己特制的小木凳上爬去。
蓁儿见刚刚揪自己小辫子的人终于停了下来,于是上前没好气地拉扯着他的衣摆,“佩儿,今日我才不要阿娘喂你饭食呢!你给我下来。”
沈连云忙抬步抱了女儿坐到她自己的小板凳上,“好了蓁儿,咱们大人不记小人过,今次且放他一马,吃饭了啊!”
“阿娘,你也看见了,佩儿他刚刚来扯我头发,你晨时给我梳的发髻都散了,蓁儿都不漂亮了。”
佩儿悠闲拿着自己的小碗,同那个告状的姐姐吐了吐舌头,“连翘姨,我要我的木勺子!”
“来啦来啦,哎哟,我的小祖宗,你怎么把豆腐吃得满身都是,我待会儿又要多洗件衣服了。”
看着对方不悦地蹙眉,佩儿当即丢了手里的勺子,仰头就在小丫鬟的脸上印上了一个香吻,“连翘姨今日好漂亮!”
这样躲避错误的阿谀奉承却叫盛怒的小丫鬟当即咧嘴展笑,“我们佩儿啊就是嘴甜,好了,吃了我给你换衣服。”
蓁儿在自家阿娘的怀里很是气闷,“阿爹说了,佩儿那是花言巧语,连翘姨,信不得的。”
沈连云为着自家女儿的揭露笑岔了气,“你阿爹何时还教你这个了?”
看着自家阿娘凑到嘴边的饭勺,蓁儿张嘴吃得津津有味,“就是半月前我们在冯爷爷家院子喝茶的时候说的啊,他见我在一边闷闷不乐,于是就告诉我要多学学佩儿的花言巧语。”
沈连云这才想起来,那日正值她夫君轮休,于是他们夫妻二人带了孩子去府衙看望县令他老人家。
因为去年难民问题严重,听说京城还派了高官来巡查探视,老人家忙完那事后就累得病倒了,养了大半年仍是不见好转,于是沈连云没事就常带着孩子前去探望。
趁着难得一个冬日的暖阳,他们本是陪了县令在院子里饮茶,开始她家的两个小家伙还颇有耐心地乖乖端坐在板凳上,后来实在无趣就开始满院子乱跑了起来。
三岁的孩子跑起来自然让人有些跟不上,但在听到堂屋里一声瓷器碎裂的声音后,院子里的人立时惊得朝里面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