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毅在庐山军团记练团讲行的演蒋介石其为不炮照灶口前集举国之力剿共取得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安毅不提剿共而高呼抗日,与蒋介石目前奉行的策略背道而驰。
还好,安毅没有在演讲中抨击正和中央政府展开谈判的英国殖民者。也没有把矛头转向表面上主持公道、数年来却在经贸和文化各领域尤其是在五月底通过白银法案对中国进行无耻掠夺而引民众普遍反感的美国人,但仍然让蒋介石和他请来的各**事顾冉感到惴惴不安。虽然没有一个欧美军事顾问因为安毅言辞尖锐的演说而提出非议,但是在其私下聚会谈论中,都认为民族主义盛行的军队不好控制和指挥。军事顾问们这种患得患失的态度。以及对安毅和安家军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将领和军队对欧美态度日趋强硬、在军中逐渐掌握实权这一现实的无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队的复杂心态。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后民族主义盛行的种种表现,让世界各国普遍感到担忧和畏惧。现在中国世表现出这种倾向,而且还有复兴社这一传说中类似于法西斯组织的存在,更加大了各国的猜忌,不过中国的将领们却普遍持欢迎态度。
事后蒋介石问安毅,为什么不谈论一下目前的剿共大局,为什么不考虑主席台上各**事顾问们的感受和面子?安毅的回答令蒋介石非常意外,也无话可说。
安毅的回答是:现在各路剿匪战场节节胜利,那就证明委座制定的围剿的策略是正确的,我对这个展开言,不是班门弄斧吗?况且刮练团一直在学习委座“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伟大理论,我可不敢献丑。
至于说担心我的言会引起各**事顾问们不满,这大可不必,因为我所列举的都是已经生和正在生的事实,任何人都不能进行否认,而且,敲打敲打这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军事顾问,对我们的中高级指挥员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在中央军校和练团供职的军事顾问,说白了都是拿钱干活的,是从属于我们的打工者,他们没有资格对我们的内政说三道四,他们要干的活,就是把自己的军事技能倾毒相授,把校长的想法变为现实可行的方案,对的起他们那份的丰厚报酬就算是不错了。
蒋介石对安毅的回答无可奈何,挥挥手让他离开了。这次从军官练团两千多受学员的热烈反响中。蒋介石突然现安毅在军队官兵中的影响正在慢慢变大,尤其是大部分中低级军官,简直把安毅当成了自己的楷模和奋斗目标。
更让蒋介石心中惴惴不安的是:中央军各师中的营级以下军官,基本上都出自中央军官学校第七、第八、第九期,还有一些来自老南昌和后来叙府的士官学校,而这些走上基层带兵岗位的毕业军官,都把安毅尊为自己的老师和长官,通过《模范营》、《铁血雄师》等书籍、广播和电影,通过对上海抗战、长城抗战的学习研究,对安毅的品德和军事才华无比崇拜,很多人甚至到了近乎盲目的地步。加上安毅领导的军工企业非常争气,出产的武器弹药完全不逊于从欧美国家购进的原装货。冲锋枪、迫击炮、手枪和手榴弹这些每一个官兵都天天看到、摸到的武器,在设计、制造质量和工艺方面远远地出购置德美两国的同类产品,价格还便宜两成左右。怎么不让长期使用进口武器、自尊心日日受到伤害的官兵们欣喜自豪。进而产生崇拜心理?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数年来华夏大地每一次大的灾害生,安毅都会挺身而出,一次次奔走呼吁全国各界伸出援助之手,自己也付出巨资。采购回一批批急需的赈灾粮食。送到灾民手中。截止去年底,安毅已经安置了无家可归的全国灾民近千万人,全国上亿灾民获益,鲁北、豫西、陕南、鄂西、湘西的许多地方。心怀感激的民众在渡过难关之后。第一时间建起了顶礼膜拜的安将军祠堂或者庙宇。中央军各个师中的官兵,绝大多数都是贫穷子弟。他们心里也和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一样,感谢安毅的恩德。传颂安家军的事迹,进而把这当成一种信仰。
就以目前两湖、黄淮以及淅、皖、苏、豫等地仍然在不断恶化的大旱灾为例,安毅宣布担任赈灾委员会副主任到现在不过十天,向全国各界和灾区民众仅仅表了两次讲话。受灾最为严重的豫南和鲁南淮北地区很快便稳定下来,两湖地区由于安毅和他的盟友行动得早,灾民们都能安坐家中,领取当地政府官员和驻军官兵送上的救济粮,基本上没有传出什么令人担忧的消息,江北的区数以千万计的灾民看到生存下去的希望之后,也都停止了南下的步伐,正在源源不断返回家中。
安毅在赈灾款项的分配和物资调拨中极为爽快高效,唯一的要求是驻军将领和所有官兵要把灾民当成自己的亲人和衣食父母进行照顾,并表示将给予赈灾中成绩突出的军队和将领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优先解决这些部队的装备问题。
为此,就连桀骜不驯对中央素来阴奉阳违的止。东省主席韩复渠都向安毅竖起了大拇指,说出“怪不得良臣(孙良城)等老兄弟对安将军推崇备至。这样的话来。
这一切,都让安毅在全国各界特别是军队丰,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蒋介石每每想起,就为此深感忧虑和不安。
八月二十九日,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行两千万元“江苏水利建设公债。的决议,决议公布的当天下午,退出国民工商业银行后就任中国西南银行副总经理的周崇安,主动致电中央政治会议负责人蒋委员长和汪院长,以西南金融和工商界对中央政府表示信任和支持的名誉,主动购买其中的一千万公债,此举令债台高筑的蒋介石、汪精卫和中央政府各部官员感激不已,特别是蒋介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