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戌守备队直接接受曼德勒的木村15军司令部指挥。木村严令该部绝不许后撤拼至最后一兵一卒。木村算是坚定地咬住了鱼钩,还在幻想他的怒江防线,或者说他不敢面对远征军从云南方向第二次入缅的后果。
日本军人或者整个军部的弱点在此刻此刻暴露无遗,他们很难放弃已经得到的既得利益,日军正是靠着这一点执着和贪婪,一步步将战争扩大化,将自己逼如死地。不管是华北还是上海的事变,最终都是以日本人的得寸进寸收场,中国的软弱渐渐惯出了日本人的这种毛病,倒是为军部的长远失败埋下了伏笔。应该说日本人外交上的僵化,导致它无法与美国达成妥协最终开战收场,也是习惯成自然了。具体到军事上,战役指挥也失去了灵活性,放弃一些要地本身也是军事谋略的一种。但是在日本军人的政治正确中,有进无退才是对的。
张灵甫的58师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蒋介石将战斗力颇强的预师临时拨给了他,这是一支能够坚持在怒江西岸与日军周旋的队伍,与58师被围在怒江西南不同,该部队一直在松山外围与日军打游击,来去自由,颇有对付日军窍门。
当然预师在张灵甫眼中仍然只是一群破衣烂衫的乌合之众,与他的正规军不能相提并论。对岸14集团军一时半而过不来(宋希濂把桥炸了)张师长急着拿下腊戌向领袖表功,向世界证明,这半年,他窝在山上,天天从电台里听褚亭长装神弄鬼屡屡获胜,也是憋屈坏了。总等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突围出去,好好露一手。
58师虽然是嫡系,但是从来都不算国军中最核心,为了在校长面前挣面子,他早就将自己的死活置之度外,当然不会太在意手下的生命,至于后娘养的预备师,就更不在话下了。
他催动疲惫士兵向腊戌前进,当初他就是从腊戌败退松山的,原本是要回云南,但是在一个姓林的工兵连长蒙骗下,才上了山,他很清楚腊戌的地形特点,因为当初也准备守过,他不相信半年内日本人能把这个地方建设成堡垒。
张师长还在后方督促前进,远远看到前方火光冲天,美国飞机已经开始轰炸腊戌。
日军在腊戌城内集中的中国百姓,大部分已经逃走,但是在城内还集中着一万多战俘,其中八千多中国战俘,另有一千印缅军战俘,正是靠着这些战俘每天16小时的劳作,日军才在这短短半年,将腊戌一线防御修建起来,现在这些人成为日本人的挡箭牌,日本人将战俘分成几部分分散的到处都是,就是要让盟军炮火投鼠忌器。这也是制约陶名章没有攻城的原因,要不然城里两千多兵站部队不是他的对手。
张灵甫正想看看美国空中支援的威力,才不管老百姓和战俘的命运,他向美军指挥部请求重型轰炸机攻击,美国人就更没有顾忌了。此时史迪威也受到国内的巨大压力,渴望早日夺取一座重镇。早有情报显示,城中并没有英国战俘(如果有必须考虑英国抗议),印度战俘英国人是不管的。
从东印度两座机场起飞的40架B17轰炸机,接踵而来,顺利沿着河流找到这座边境小城展开轰炸,两百吨炸弹,几乎将城市半年摧毁。
张灵甫在远处山上观察轰炸,看得目瞪口呆,他是领教过美国人空投,愣是维持了他七千多人半年,而且这期间吃的还不错。今天看到美军地毯式轰炸,心里说话:都说褚亭长孙立人能打,果然没什么了不起的,无非是依仗美国人火力罢了。
他当然知道国军一个集团军的火炮,要投送几百吨炮弹出去,也得打一会儿,但是美国飞机顷刻间就做到了。他下令预备师不要等待,立即发起进攻。
预备二师由云南本地草莽组成,战斗力来自于山地战经验,而绝非攻坚,这个杂牌师连迫击炮都没有一门,但是张师长决定让他们先试探一下敌人战力,一旦情况好了,再投入自己的人马。
驻守腊戌的日军4兵站部队,只是一支管后勤和战俘的弱旅,没有实战经验,但是这半年他们修建的工事却相当坚固。预备师打到城内,立即遭遇到顽强抵抗。战斗持续到夜里,双方进入街巷战,损失都很大。张灵甫只得撤出该部队,等待美军第二次轰炸。
早上时,58师攻占了城内指挥部,找到了自杀的守备队指挥官尸体,但是城西仍然在抵抗。即使如此,史迪威已经用联络飞机,将战斗记者送到了腊戌上空,记者们在上空拍摄浓烟滚滚的城镇,这是战争纪录片的重要素材,用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