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李超和李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病对村小学的情况很了解,而且举得例子很恰当,三婶一下子就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名师出高徒,师傅水平不咋地教出来的学生水平肯定也不怎么高,对吧。”

    “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那你刚才怎么还说大学之前的教育还是咱们华夏好呀?”

    “因为大学之前的内容简单呀,并不太需要太高深的知识,就是找个教授来教一年级也只能教1+1=2,再加上咱们的教育模式比较好,所以大学之前咱们还是不错的。”

    三婶很聪明,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你的意思是大学之后的知识高深了,老师的水平不够,所以教不出好的大学生。”

    “是这个理儿,人家的大学老师都是博士、博士后,咱们的大学老师呢?很多都是本科毕业留校教书,很多东西自己本科的时候都没怎么弄明白,教出来的学生能好么?”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去病感到很是羞愧,因为上辈子这个时候的自己还是一个标准的愤青,还是鄙视华夏教育的,觉得华夏填鸭式教育一无是处。而且,不止这个年纪,即使到了大学的时候,李去病依然觉得华夏教育是误人子弟,自己是一个被耽误的人才,如果自己是在美国接受教育的话说不定已经很NB了。

    直到大一结束的那个暑假,一群考上大学的高三同学聚会,商量着去看高三班主任,闲聊的时候李去病从同学们的话语中发现了一个以前完全被自己忽视的事情:教师的水平。

    那些都大专的同学,老师都是助教、讲师,连个副教授都没有,读普通本科的同学,老师也都是助教、讲师,不过已经有不少副教授了;像自己

    读的重点大学,老师里基本上没有助教;而那些读名校的同学,他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副教授或者教授!这就是差距,实实在在的差距!

    08年左右的时候,有一次路过一个普通本科院校,没事做就溜达进去转转,恰巧碰到一个招聘会,看到有几个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招老师!当时自己就惊呆了!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普通本科院校招应届本科毕业生当老师!这些老师一没有工作经验、二没有项目经验、三没有社会阅历,能教出来什么样的学生呢?

    再看看国外那些名校,他们的教师队伍,都是名校博士、行业专家、各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得主!

    当咱们的研究生在研究一个课题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人家的导师直接给出了答案;当咱们的研究生好不容易攻克了一个二级课题的时候,人家的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之下已经开始向行业的最前沿冲击了!这就是差距。

    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制度不行,不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不努力,不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素质差,只是因为我们的老师整体水平低,无法带着自己的学生研究最前沿的课题,研究的都是人家十几、二十年前研究过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人家的研究生根本不需要进行研究,直接学习就行了。

    这就是差距!实实在在的差距,而且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只能靠这努力一点一点地缩小差距。

    这种巨大的差距直到李去病重生时的2018年,依然存在。不过已经好太多太多了,至少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华夏教育已经赶上甚至反超了。某些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华夏也干上来了,只不过只是某些学科,全部是全部。李去病相信,按照前世的的发展速度,到2028年的时候华夏的硕士研究所教育将基本赶上欧美发达国家,到2028年的时候华夏的教育除了少数几个学科之外应该全面追上欧美发达国家。

    三婶思索了片刻:“照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将来你弟弟、妹妹上学一定要去燕京、上海的那些大城市上学,你刚才说过,咱们这里的小学老师差,婶儿也上过初中,也知道咱们初中的老师是什么水平。看电视上那些大城市的老师,知识文化水平就是比咱们农村强,将来你弟弟、妹妹就去燕京、上海上小学到高中,然后去国外上大学。”

    三婶的这番话让李去病对三婶刮目相看,以前一直出门在外,在家的时间不多,和三婶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完全没想到三婶这么会思考:“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让三叔把弟弟的户口弄到燕京。”

    “还是你懂的多,我和你三叔都不懂这些,要不是你,三婶我还一直以为咱们华夏的人就是比外国人差呢。”

    李去病没再接三婶的话茬,而是一边收拾餐具一边问母亲道:“妈,李颖的户口在哪里呀?”

    “在老家,怎么了?”

    “你遇到四叔了和他说一下,把李颖的户口也迁到燕京去。”

    “中,见了你四叔我就说。”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