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42、第一百四二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朱之弼告诉康熙:“这四本书包含了数术之精髓, ‘小学’二字,意为最为浅显的学问,与自古以来对‘小学’的释意不同。而‘初中’则代表着‘初次中举’的实力, 至于‘高中’, 若是能够将那本名为‘高中’的书读完读透彻,那定是状元郎一般的才华无遗了!”

    朱之弼又道:“还有那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虽不知为何是五年,许是天上的仙人每五年考一回?这本书是最厚的,比微臣床上的枕头还要厚实,其中留有大片空白余地, 目的是为了让人答卷所用。”

    康熙:“答卷所用?”

    “没错,此书包含了所有能够想象的到的数术题, 将前三本的各项内容进行出题考核,并且附有答案。”

    朱之弼赞扬胤礽:“要抄录这四本书可要花不少时间,太子殿下一片心意,臣深受感触, 此赠书一事,微臣想来, 也是殿下听说皇上今年要开新科招揽善于数术之人, 想要为皇上分忧, 这才令微臣有幸看到仙人传授之书。”

    “微臣是此次会试的主考官, 却并非是出卷之人, 今日既然皇上召见微臣,微臣恳请皇上, 准许此次会试新科才有一两题《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中的简单数术学问来考核一番考生。”

    朱之弼还道:“大清有此四本书,于数术一道将有莫大进展,如此一来, 许多农桑、水利之上的计算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与胤礽设想之中的不同,大清的一切物力、化学、数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建设国家,人们研究数学是为了促进农业,为了土地,而不是为了数学本身。

    也因此,朱之弼也不似胤礽想象中的模样,他固然对数术痴迷,却更加懂得庶务,比起钻研数学本身,他所看到的则是数学背后带来的影响与便利。

    归根结底,朱之弼到底还是工部尚书,是个当官的。

    是当官的,就做不到像纯粹的研究者那样,也正是因为朱之弼的这一特点,竟可以说服康熙,让他考虑考虑派人将胤礽送来的四本书研究透彻,并且抄录下来,列为与《九章算术》一样地位的数术类书籍。

    朱之弼还道,若皇上准许,他愿意花心思去钻研太子殿下送给他的四本书。

    胤礽知道,数学想要发展,除去有书籍、有现成的知识,还需要有人愿意去钻研,这一切都要依托于朝廷的重视,也唯有朝廷重视了,数学才会走入读书人的视线。

    只要今年的科举新科考了,并在以后的考试中保留要考数学,让它成为一种传统,国子监中率先就会教育起在学的监生们,而上行下效,冲着中举而来的民间学子所在的学堂,也将为了“应试”而更加重视起“数术”来。

    在大清,士人们所学习的数术书籍目录在于《算经十书》如汉朝时候的《九章算术》与祖冲之所写的《缀术》。

    另有《宋元算书》八本,士人们学它们,学个大概,除去要做账房先生,或是在做官以后做算账类的官职,大部分人都不求甚解,根源在于科举考试不考这些。

    胤礽在将辛辛苦苦捣鼓出来的四本书送给了朱之弼以后,就接着去沙大人的手中接活儿干。

    这一回,他需要与王士禛联系一下,对国子监的春日祭祀进行规划与排练。

    这事儿当然不会去影响到学子们,祭祀礼仪最需要排练的除去礼官们以外,还有奏乐的乐师们。

    负责祭祀礼仪的乐师队伍养于宫廷,算是皇宫中专供的乐师,敲锣打鼓,吹笛子弹琴弹琵琶敲钟等应有尽有。

    在仪制清吏司负责与宫廷联络的是左侍郎吴努春,胤礽找到了吴努春,问他要乐师名单。

    吴努春支支吾吾半天,一问三不知,待胤礽一再追问,他又叫来了顾八代,由顾八代来向胤礽禀告。

    胤礽感觉吴努春此人不太对劲,本该是他负责的模块,他却一知半解?

    他仔细观察起了吴努春,并时常就公务之上的事儿召吴努春前来询问。

    吴努春每一次办公时,身边都带了至少两位助手,分别由助手们接下他指派下去的活儿,而他自己整日里不知道在做一些什么,完全像是在这个职缺上混日子的。

    曹珍悄悄告诉胤礽:“沙大人不止一次因为吴努春的办事能力不佳而发怒。”

    胤礽奇怪极了:“科举招揽来的人才,也会有这样没有才华的混混吗?”

    说混混已经算是好听的了,更难听的则是“酒囊饭袋”。

    曹珍小声道:“吴大人的八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