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59、第二百五九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福全刚到王府, 便听管家急切来唤:“王爷,您可终于回来了,前来传旨的公公都等您半个时辰了!”

    福全心头一跳:“传旨?本王刚从宫中回来, 现在这时候怎会有圣旨?”

    他不认为这么短短的时间内皇上会改变主意, 心中反而不安起来。

    难道是劝皇上未成, 惹怒了皇上?

    不,不会,他自认与皇上兄弟情谊深厚, 在皇上跟前还是有几分体面的, 加之皇祖母去了, 他们这些在皇祖母心里惦记着的孙儿, 皇上是不会在孝期里为难的。

    裕亲王没有犹豫, 左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皇上有何用意,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罚罚他俸禄。

    前来宣读圣旨的是乾清宫的一位大太监, 魏珠,他比梁九功看上去更年轻一些,走的路子, 是当年梁公公一路爬上去的老路,这回都能替皇上跑腿向王爷宣读圣旨了。

    康熙:常宁此前犯错有叛国之嫌,险害国之储君折损于叛贼之手, 罪孽深重。朕念及恭亲王常宁已守皇陵十年,孝心天理可鉴。其清修苦修于孝陵,从未问京城王府拿过一分钱,吃苦耐劳,诚心悔过。而今皇祖母新丧, 作为孙儿,恭亲王也应当前往暂安奉殿为她上香磕头。

    皇祖母在世时,曾为长公主指婚,与科尔沁部台吉联姻,待孝期一过,长公主便要出嫁。

    于是命裕亲王福全带领人马,暂时前去接常宁,送其去祭拜皇祖母,暂时开恩典允其回京与长公主一见。

    皇上旨意上半点没有提及即将攻打准噶尔汗部一事,只从人伦天理出发,表示现在允许常宁归来只是暂时的,暂时的!

    至于之后会不会有将功折罪的机会,朕就是不说,你猜!

    福全惊喜极了,接旨后便捧着康熙命人草拟的文书看个不停。

    以他对皇上的了解,哪儿还猜不到他那是之前拒绝了自己,这会儿拉不下脸?

    虽不知是什么导致皇上改变了主意,只要常宁回到京城,以他的才学定有办法立功洗刷罪名。皇上到底没有剥夺恭亲王的爵位,可见心里对这位兄弟虽不满意,却也还是没有放弃他啊!

    福全将圣旨收起来,微笑道:“是太子殿下说服了皇上改变主意的?”

    魏珠微微躬身:“王爷恕罪,奴才并未当值于殿中,不知是何种情况。”

    福全了然,笑着命人送了魏珠一个红包做赏。

    既然是殿中,当时唯有太子在现场围观了全程。

    待魏珠走后,裕亲王之母宁悫太妃董鄂氏问他:“皇上答应你将常宁接回来,这是好事,怎么反而心事重重?”

    “我之前还想皇祖母这一去,可就没人能劝住皇上了,”现在看来,太子年纪虽轻,却能做到令皇上改变主意。这其中代表着太子不再是皇上的附庸,继承人,更是已经成为了独立的,能够影响到皇上想法的特殊之人。

    董鄂氏道:“自然无人能有老祖宗那样受皇上尊敬,你与皇上是兄弟,万一以后皇上做错了决定,你还会袖手旁观不成?福全自幼时起就说,未来要做个贤王,现在你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那便是落子无悔。”

    宁悫太妃年纪虽然大了,可她最懂得那对天家祖孙二人了,无论是老祖宗,还是皇上,都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一旦选择了跟着他们,只能一条道路闷头走到底。

    “是,到时候我不会袖手旁观,也一样会去劝。”

    那样的劝,或许比之御史更加有分量,也更加冒险。

    福全想着:也许,可以试着从太子那儿入手。

    总是被人惦记着的胤礽,都不知道打了多少喷嚏了,他问乾清宫中的宫人要来帕子,拧了拧鼻涕,又对着光洁的镜子整理好仪态,没过多久又恢复了完美的太子模样,除了那微红的鼻子尖,谁瞧不出来他刚才将鼻涕拧得震天响。

    康熙有些紧张他身体,忙命人将太医给请了来。

    胤礽:“一定不是伤寒,儿臣嗓子又没事。”

    康熙:“你这嗓子什么时候好过?”

    这公鸡嗓叫做没事?

    胤礽一噎,不服气道:“儿臣这是到了换声期,等嗓子长成熟,以后就变成成年男子的声音了!”

    为了照顾自己的嗓子,他没少忌口,还准备了大量的润喉糖。

    太医请脉后,禀告道:“殿下略有阳虚,不能固表,加之春邪以外勾引,则引起体内邪气内外勾结。”

    于是开贴扶正祛邪汤药,喝上三天,再提出要求殿下少去“春邪”出没之地,方能改善此症。

    胤礽好歹也学过一些中医,什么木火土金水,心肝脾肺肾,什么阴阳五行,经络穴位,都略懂一些,这回被太医说得有些懵:“春邪是什么?”

    太医道:“春意最旺之地,花开的地方,柳絮飞舞的地方,都莫要去。”

    【所以大朋友这是花粉过敏。】

    胤礽:“……”

    大清没有“过敏”这个词,胤礽会知道还是因为看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小时候攒下来的认知。

    好在,中医对于过敏的概念被认为是“本虚邪实”,虽抽象了些,倒是很有本国特色的说法。

    胤礽无奈道:“尤太医,若是白晋来问您医理时,您也像这样回答,他就不会为了阴阳虚亢、各种邪说而天天缠着您问到底了。”

    尤太医家中世代行医,少年时拜得刘院使为师,善于针灸与药理并用治病,自从外洋使臣向汗阿玛要去想要钻研学习中医起,便是这位太医总负责安排底下的人去教授。

    尤太医道:“殿下正在长身体,还请殿下莫要太过伤神劳累,多用膳食,多加运动,早睡早起,如此体内阳气才足,内气才正。体内阳正,则外邪不侵。”

    胤礽嘴上应下了,待在康熙监督下喝下一碗汤药,便又投身入了事业之中。

    想要建立以大清为东道主的贸易中心,可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达成的。

    摆在眼前的便是户部分化变革,分化以后,原本的户部尚书陈廷敬便成为了财政部尚书,另外需要汗阿玛指明两人,分别担任农业部尚书与民政部尚书。

    每一位尚书都需要满汉左右侍郎,那便是需要十二位侍郎。

    户部的职能分化规划,陈大人的奏折之中写得清清楚楚,令胤礽担心的是汗阿玛一直未在奏折上批阅准奏,这事儿就还没定下来,到时候一定有许多人反对。

    “你也知道担心?”康熙道:“你将原本的一部分为三部,岂不令其余各部院人人自危?其中涉及多少利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