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赵桓出判开封府已经几个月了,这几个月给他带来的影响非常大。由此可以看出先祖皇帝定下的这一旧规的先见之明。此前太子虽然接受了系统的皇家教育,又有李纲这样博学正直的大儒悉心指导,年纪轻轻的赵桓一亮相就让朝野内外耳目一新:蓬勃而不失干练,睿智而充满朝气,处理起政务来,既算得上目光敏锐,又贵能虚心求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饶是如此,三教九流的繁杂,五花八门的案情,以及各种自上而下的政令贯通,让年仅十七岁的太子既大开眼界,又有些吃不消。太子少保李纲虽饱读诗书,引经据典头头是道,而限于实际政务的经验不足,也令他对于辅助太子处理这么多事务有些吃力。
幸好这个关节上有人给他出了主意,将十年前就致仕赋闲的老府尹滕舒请来做幕宾。尽管这位前府尹已年过花甲,但丰富的经验给了赵桓和李纲极大地帮助,渐渐找到了良好的感觉,让太子领悟到建立自己的智囊团是多么的重要。而给他出这个注意的却是官场上名不见经传的六品小官萧让。
萧让自从被举荐到太子门下充任文吏之后,暗地里就不断接受着公孙胜、宋江、吴用的指令,经常地献上点睛之笔,不过这一日萧让也遇上了难题。徽宗皇帝要修建玉真宫,在现址上元祐不少的买卖住户,着落在开封府奉旨迁移,其中有两处店铺,一家是大宦官李彦门人开设的太平生药铺,一家是金眼彪施恩名号下的广普大酒楼。
这两家都不好办。因为依着惯例,皇家建筑工程所涉及的迁移安置,地方上要予以,一般的居民住户好办,添付些银钱安置到城郊也没有人敢说什么,只是买卖铺户到了城外生意就一落千丈,所以很不情愿,便都依附在有背景的店家身后,指望多向官府讨些补偿。
施恩倒不是第一次遇上这种情况。作为旗下有十几家酒楼客栈和数十家商号货栈的梁山军京城产业总负责人,俨然已是汴京商家中闪亮的后起之秀。家业大了就难免遇上这样那样的事情。前年临冬的时候,施恩就碰到名下店铺所在地要被官府征用扩建济世堂(国家针对平民开设的便民医疗机构),收了五百贯补贴之后施恩便很干脆地画押走人。可这次不一样,他把情况报上去,不久就有公孙胜的回信来到,指示没有像他推测的那样还是简单的批上“知道了,酌办”,而是指示他要借此机会挑起太子帮与权重宦官之间的争斗,趁机树立太子的威信,消减保守势力的影响。
虽然施恩是忠义军京师商界的首要,公孙胜平素很少过问他的事务,但施恩对这位神通广大的道长的话可绝不敢不听,更何况京师中还有徐宁、蒋敬、萧让、周通、朱富朱贵、张青夫妇等一干兄弟,由不得他恣意妄为。他连忙将兄弟们召集起来商议。
笑面虎朱贵虽已有些见老,但考虑问题还是一针见血:“我们只须到太平药铺挑衅一下,让他们先搬走,说他们不搬我们也不搬,然后到开封府告首,说太平药铺搬了我们就搬,大致也就成了。顶多再请妙手书生给太平药铺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