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凑巧的是,柏文本身主修的五经,便是《诗》和《礼》。
高诱乃是前汉大儒、燕太祖公孙珣之师卢植的乡人,本来出身贫贱。
当年汉末天下大乱时,卢植返乡隐居,于荒郊野地中开垦耕种,而高诱的父母由于仰慕卢植的声名,所以也追随着其于当地耕种。
期间,当时还是孩童的高诱,便一直侍奉在卢植身边,直到其去世为止。
所以虽未正式拜师,但天下间的士人们,却普遍都将高诱视作卢植最后的弟子来看待。
而大概也是得了卢植真传的缘故,高诱后来一直都潜心于学问,最终竟也成了一代海内名儒,并被朝廷征拜为邺城大学祭酒。
而高诱乃是正统的郑玄、卢植学派的继承者,如今又是邺城大学这个郑学的大本营的祭酒,所以高诱本人在郑学中的影响力也颇高。
连带着他这本新著的《吕氏春秋注》,都开始受郑学士人追捧了起来,甚至被誉为是在卢植的《礼记解诂》之后,郑学于礼法上的又一发展!
说人话,就是邺城大学的入学考试中,可能会被选作成策问的材料来考。
当然,柏文之所以想买这本最近出的《吕氏春秋注》,却并不仅仅是为了应试罢了,而是同时也颇为好奇,被誉为郑学中当代宗师的高诱,在礼法方面又究竟提出哪些观点,从而好和自己最近的收获来印证一番。
柏家的宅院离南市并不远,很快柏文便走进了一处书肆之中。
眼下虽然天色已晚,但书肆中的人却意外的多。
不过却也正常。
一方面,最近《吕氏春秋注》这部书新出,很多人都和柏文一样想买来阅览一番。
而另一方面,却是这个时代能够读书的人,多半是那些官员学子,这些人白天忙于公务,直到晚饭后才有闲暇来书肆里看书。
因而邺城的书肆在白天时,反而多半是冷清的,偶尔有奴仆匆匆走进来,买完书便赶忙打包取走了,等到了晚上才会有一些人驻足停留、指点评论。
柏文刚一走进书肆,却意外地发现书肆中的人竟聚在一起。
人群正中央站着两个年轻士子,似乎在争论的样子。
其中一人此刻憋得面色涨红、双目圆瞪,明显是处于下风。
而另外一人却是锦衣华服、容貌俊朗,面容带笑。
此刻那人环视四周,瞧见自己俨然成了书肆中众人的焦点所在,却是更加洋洋得意了起来,当即晒笑道:
“我说你们这些郑玄的门徒,读诗能从单纯的文学中读出教化来就算了,怎么现在读吕氏春秋,居然从气候变化中,却能读出礼了呢?”
“日月变迁、气候流转,此乃天地之道也,先天而有之,所以人们遵守时气,不过是在顺应天道罢了,和所谓的礼法又有什么关系呢?”
“莫非你们这些郑玄的门徒,脑袋就这般腐朽,看什么都是礼?”
“难不成这太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河水从西流到东,也都是你们规定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