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县令的经历也确实有说服力。
最终在官场上毫无经验的郑徽,却是在当场便被王明这个胖子给忽悠得点头同意了,承诺只等一毕业,便要去他那武安县城报到。
如此,王明也成功在县衙的职务中安插了一个自己人。
说到这里,就必须要提一下燕朝当下的选官制度了。
燕朝在五座首都,即洛阳、长安、邺城、昌平、武昌中设立了五所大学,这五所大学会定期举行射科考试。
其中的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入洛,担任六至八品左右的各类郎官,进而在中枢机构内任职,甚至还能侍卫在天子身边,故而很早便能阅读部分朝廷的机密文献,进而被当做为储备大臣来培养。
而那些成绩不够优异,但却能毕业的大学生,则是会具有担任少吏的资格,从此之后可以在天下各州郡担任不入流的少吏,如各级行政长官的属吏,又比如各功能单位如管理集市、监狱等的市吏和狱吏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少吏乃是真吏。
燕朝的吏员又分为两种。
一种叫“真吏”,即具有官方身份的公务员,通常由结业大学生或有军功在身的士卒担任,算是燕朝官场中的最底层组成部分。
另一种叫“给吏”,即没有官方身份的临时工,通常由服役的庶民来担任,平常就是给真吏来打下手的,比如亲自下田地统计田亩、挨家挨户统计人口、牲畜等等,工作量繁重而且没什么报酬,所以被视为是一种徭役。
当然,有些临时工干得好,也是可以转正的。
历史上的秦汉两朝,正是凭借大量自民间抽调来服役的“给吏”,才得以让皇权下乡,进而统治各地的大族、豪强。
而到了东汉后期,特别是三国时期,随着天下大乱和世族豪强崛起,限制豪强的“给吏”制度最终也无法维持下去,取而代之的就是世代为吏的“吏户”,又或者是“胥吏”制度。
所以说历史上自从汉朝灭亡以后,一直到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的皇权都是无法下乡的。
这期间的近两千年历史,便是那“官员中央集权,胥吏地方封建”的中国特色封建主义社会。
也是地主豪强们最好的时代。
扯远了。
总之,与后世逐渐沦为贱业的胥吏不同,眼下燕朝由于继承了秦汉吏员制度,故而真吏这个具有官身的职位对于天下的士人们来说,却是极具有诱惑力。
也正是因此,每年才会有大量的士人为了能出任吏员,进而去参加各地大学的入学考试,以至于随着书籍、知识的扩散,读书识字者越来越多,这各地大学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了起来。
甚至由于相对来说,昌平大学和武昌大学的竞争激烈程度较另外三学大学更低,还提前导致了高考移民这一现象的诞生。
反正毕业以后,都是一样的待遇么。
而在两个月后的今天,柏文站在邺城大学的校门面前,当下却是不由感慨万千。
明明之前还对自己经学水平信心满满的柏文,眼下,却是反而忍不住有些紧张了起来。
因为接下来即将开始的,便是他这一生之中,第四次参加的邺城大学入学考试了!
这一次,他一定要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