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道真—仡佬族打蔑鸡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打篾鸡蛋,是我省道真县仡佬族村寨内广泛流传的传统体育竞技运动。

    “打篾鸡蛋”,又称“打篾球”“打竹球”,历史悠久,据说在汉朝夜郎古国时期便在仡佬族群体中流传,仡佬族先民还将其作为练兵的手段之一。

    其打法,总体说,相当自由灵活。比赛时,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上阵。少。员,均分为两队。传球方法,有手抛、手托、脚踢、木棍赶逐等多种。兵体打法,经挖掘、整理,主要有“过河”、“进缸’’、“换窝”、“打盘子”、“打呆子”五种,与现代诸多球类运动近似。但多数时候,可根据时间、地点、人员、条件,临时商定,作相应调整或改变。场地上,也大小不拘;地点,则农家小院,山间平地,无一不可。时间上,亦不固定,年头岁尾,休闲时节,喜庆场中,劳动之余,均可进行。

    其最早的记录见于南宋朱辅的《溪蛮丛笑》:“仡佬土俗,于岁节数目,人赴野外,男女分两队,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紽。”文献中所言的“飞紽”,即为今人所称的“篾鸡蛋”,一种用竹编制的空心球,往来抛接娱乐。

    “篾鸡蛋”又称“篾绣球”,即“打篾鸡蛋”这一文体活动的主要器材,其直径通常在0.15米左右,涂有各种颜色,宛如彩球,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塞有稻草等柔软之物,空心内装铜线、石子、响铃等物,打玩时竹球会发出阵阵响声。因外形与大小如鸡蛋和绣球,且用竹篾穿编插扣而成,故有此名。

    据传打篾鸡蛋可能与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活动“鹅抱蛋”(以石块谓之蛋,然后参与者相互抢夺)相并产生,不同的是仡佬族人将石蛋改为竹篾编的篾蛋。后来尚武的仡佬族人又将其与传统武术、棍术和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打篾鸡蛋的各种技艺。

    在高峰镇狗场村,打篾鸡蛋这一传统民族文体活动由来已久。

    “我们这里70多岁的老人基本都是从小就开始打篾鸡蛋。那时候我只有几岁,还记得爷爷辈、父母辈都是常年练习,他们说这是一种武术。每年一到仡佬族吃新节等节庆活动,就会有成群结队的族人组织大型的打篾鸡蛋活动,技艺也越来越丰富。”75岁的狗场村村民,当地打篾鸡蛋文体活动主要传承人涂应权告诉记者,由于没有更多文字记录,打篾鸡蛋这一活动具体起源已不可考证。但关于打篾鸡蛋的来历,在仡佬族还有一个传诵已久的故事。

    传说仡佬族人非常崇拜“宝王”和“山王”。宝王是仡佬族人采丹砂的领头人,他在开荒辟草过程中挖出一个“圆宝”,后向周武王进贡,周武王得宝后,封他为“宝王”。“山王”是仡佬族人的自然崇拜,认为山有灵气,可保佑人们事事顺心、万事大吉。仡佬族人根据先民关于“宝王”和“山王”的传说,将此改编成了打篾鸡蛋文体活动。

    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有位叫竹青的仡佬族姑娘,心灵手巧,善良美丽,深得十里八方小伙子们的喜爱。竹青向求爱者们提出,谁的篾球编得好、打得好,就嫁给谁。众小伙儿铆足了劲练技艺,结果一名叫竹平的青年以其精湛的编球和打球技术,赢得姑娘的芳心。

    从此,篾绣球便成为仡佬族人爱情的象征。如今不少相爱的年轻人,还以送篾球互表爱意,青年男子更是将打好篾鸡蛋作为值得夸耀的技艺。

    因“打篾鸡蛋”具有民族性、竞争****性、趣味性、普适性等特点,仡佬人除借助这一形式,活动筋骨,联系情谊,还藉此传递团结、向上与和乐的精神,并会同其它文化形式,自塑其民族个性,其功甚大。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体育精神,对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仍不乏积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并传承弘扬。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