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娉绫的亲事也定了。
是隔壁村子的,小伙子长得瘦瘦高高,浓眉大眼,相貌不差。家里有五个兄弟,他是老小。那个年代兄弟四五个是平常家庭,只要家风好,勤谨,就是好人家。媒人说前面几个哥哥都结婚了,他以后没有什么负担,只会得到父母兄弟的帮衬……条件不错,与大女婿相比也只是读书少而已。周榆对这个小伙子和家庭很是满意,淑兰却感觉书读的少了些,吃饭时问了几句话,小伙子也回答的句句中听,表现得灵活也得体,感觉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意识拿不定主意。等介绍人走了,私下问娉绫的意思,娉绫只管害羞说我也不知道,你替我做主就行了。
那就先接触着,过去提亲都是有规矩步骤的,如果第一次见面没有推拒,男方也看上了女方,就会第二次来“问话”,问话的意思就是确定一下是否可以进一步商谈婚事,确认了就会邀请女方去男方家“看家”,走到看家这一步,大多婚事确定了一多半了,但是也有就此结束的。如若“看家”满意,这门亲事就基本落定,紧接着就是订婚仪式,订婚就意味着男女双方以确定是对方的“媳妇或女婿”,双方父母都已“亲家”相称,只等着娶聘过门,快则三两个月,慢也就半年一年的,只有遇到家中长辈忽然病故离世的才会推后时间。
娉绫和小伙子又接触了两次后,淑兰问意见,娉绫说还行。淑兰心下依然有一丝说不出的感觉,又说不出缘由,媒人上门问话。周榆一路同意,觉得是聘绫的良婿,淑兰再次问娉绫的意见,娉绫同意,秀绫也说挺好,又打听了邻居,小伙子的门庭家风也挺好,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家。淑兰也给确定的话“同意订婚”。订晚婚已经临近春节,双方商量把迎娶办喜事的日子就定在了来年二月,春回大地,春风送暖,最是婚嫁的好时节,两下各自忙着准备婚礼琐事。
娉绫的女婿大高个子,皮肤白净,结婚那天,穿着簇新的藏蓝色中山装,带着同色的帽子,胸前带着一朵大大的红花,样貌似乎也不再姐夫之下。一大早娶亲的队伍一行五个人,骑着亲戚家邻居家借来的自行车,每辆自行车把上绑着大红花,每位娶亲人的胸前也都带着红花。娶亲队伍通常是由哥哥嫂子或叔父舅妈为主礼人,三男两女,两个女亲一人抱“囍被”一人抱“囍妆”。两位女亲一般由性格开朗,能说会道,娶亲经验丰富的人来担任,因为,娶亲这样的头等大事,热不热闹,媳妇娶得顺不顺利这两人是身负重任的。
娶亲车队刚到村口,孩子们已经呼啦啦迎上去,堵着道路要糖吃,这可是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一定要每个孩子都吃到一颗糖才行,运气好的一次可以要的两三颗,那就高兴坏了。要到了糖的孩子们就簇拥着队伍进大门。大门可没那么好进,早有年轻的兄弟姐妹们挡在门口,这可是娶亲的第一关——进门。
娶亲队伍早早的被围着拦下来,嘻嘻哈哈一片笑闹声。门口放着桌子,桌子上摆着两大碗白酒,新郎官要喝了这酒才能进门。“还没见到媳妇哪能就把新郎官喝醉!这酒可以喝但咱们就抿一下意思到了就行了,今天的头等大事是娶媳妇呢,不能让新媳妇等的时间长了!”娶亲的哥哥一边给小伙子们递囍烟一边说。“那不行,这娶亲的第一杯酒,寓意是好事成双,幸福长久,那幸福得多多的、满满的,要一口喝光才幸福呢,哪有幸福美满就抿一口的?”是啊是啊,姑娘家的亲戚们你一口我一口的应和“刁难”着娶亲人。但这“刁难”充满了愉快喜庆,没有人恼,只听得一浪高过一浪的笑闹声。娶亲的哥嫂好话说遍也不见退步,这酒是一定要喝了,大哥和三哥站出来,一人端起一碗酒“这酒,五弟各喝一口,剩下的我们替五弟和弟媳把这福气和喜气接回家,希望小两口今后的日子幸福美满,长长久久!”仰头,一口气干了!好!好!博得了一片叫好声和掌声。
女方接亲的人一看也适时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