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万花筒
两位记者离村,胖子导演的大戏也就算圆满落幕,靠山屯又恢复了以往宁静而忙碌的生活。宁静的是大伙的心灵,忙碌的当然是身体。
学校越建越高,四框完毕,山墙也垒完了,胖子就跟赵队长叨咕:“啥时候上梁啊,那年在鹅厂盖房子,我们是先把梁柱啥的都支起来,然后在垒墙,现在怎么倒过来了?”
“外行了吧,你们建的是土房,咱们现在建的是砖瓦房,先垒好四框,然后再上梁。”赵队长又给胖子上了一课。
就在胖子挠脑瓜的时候,二柱子凑乎过来:“胖子,门框窗框都安完了,就差上面的玻璃了,你赶紧找个玻璃匠子,那玩意咱们拉不了,没有玻璃刀。”
话说在当时的农村,专门有这样一类人,一把玻璃刀行走村镇,名为玻璃匠子。谁家要拉个镜框相框,门窗玻璃啥的,都得请他们。
上些日子拉建材的时候,已经拉回来一箱箱的大玻璃,外面是一条条的木头框,里面是一块块锃明瓦亮的大玻璃,都是一米乘一米五的,紧紧贴在一起,看起来绿汪汪的,很是招人喜欢。
在当时的农村,玻璃也是稀罕玩意,谁家小孩要是打了一块玻璃,那就等着挨屁股板子吧,肯定打得你三天不敢坐板凳。
好些人家的窗户,还都是用塑料布对付着,能把门窗都镶上玻璃的人家,就算是日子过得好的。一般情况下,站当院一看窗户,就能知道这家过得咋样。
要是玻璃擦得就跟窗框上啥也没有的,而且都一块是一块,没有七拼八凑的,肯定家里的小日子不错,而且这家的老娘们也比较勤快。
第二类窗户上也镶玻璃,不过,大多是边角料拼接而成,一块往往要用三四条来拼接。夏天还好说,要是到了冬天,一糊窗缝就坏了。一条子一条子的窗户纸在外面一粘,就跟人脸上贴着一条条橡皮膏似的,贼拉难看。
最绝的是如果玻璃上被淘小子用弹弓给射个窟窿,四周七裂八瓣,呈放射状碎成十几块。这也不要紧,找两个大个的衣服扣子,里边一个,外面一个,中间用线紧紧穿上,那些玻璃茬子就全都服服帖帖。
第三类就惨了点,多数窗户都用塑料布来凑乎,即使有几块玻璃,也都是那种带花纹的毛玻璃,透明度比较差,两面站人,互相都看不清长啥模样。
不过小娃子们最喜欢这个,撕一张白纸铺在玻璃上,然后拿着铅笔在纸上来回划拉。不一会,就能把玻璃上面的图案印到白纸上。
正是因为玻璃比较金贵,所以在当时,玻璃匠子也是一个比较受人尊敬的行业。尤其是在小娃子们眼中,那把玻璃刀子简直太神奇了,听说最前面尖尖上的那个小亮点,还是宝石呢,老贵重了。
胖子琢磨了一下,然后猛然一拍大腿:“找糖葫芦啊。”
二柱子看着那一块块大玻璃,也一个劲点头:“要是蘸糖葫芦的时候,往这上面一摔,肯定过瘾,这一块大玻璃,就能摔一百多根。”
“胖子叔要蘸糖葫芦喽——”野小子们听风就是雨,立刻欢呼起来。
“一边去,现在山里红还没下来了,蘸哪门子糖葫芦。我是说去年冬天来蘸糖葫芦的那位唐凤山,听他叨咕过,冬天卖糖葫芦,夏天骑车子给人拉玻璃,就找他吧——二牤子,你骑我的自行车去。”
二牤子跟大肥子年龄相当,长得壮实,就跟小牤牛犊子似的。听胖子这么一说,立刻答应一声,飞奔而去。能骑自行车遛一圈,这好事上哪找去啊。
“知不知道人家叫啥名啊,能不能找到——”胖子吆喝一声,二牤子早就跑没影了。
一直到了晚上眼擦黑的时候,二牤子这才骑车回来,后面也跟着一辆自行车,唐凤山稳稳地坐在上面,挎着个翻毛皮兜子,神态和卖糖葫芦的那个简直判若两人。一挎皮兜子,就像个手艺人。
不过他们刚一进村,还是被二肥子他们认出来,都指着他嚷嚷:“那不是蘸糖葫芦的吗,胖子叔还骗人呢,走,咱们先弄梢条去。”
唐凤山差点一个跟头从自行车上栽下来,嘴里连忙嚷嚷:“我这回是来割玻璃的。”
“割玻璃的!”野小子们都在那转眼珠,然后一拥而上,这个帮着推自行车,那个帮着背兜子,就差把唐凤山给抬起来走了。
“你们这帮小家伙,肯定是要玻璃条子做万花筒。”唐凤山笑呵呵地揭穿了野小子们的阴谋。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杀到胖子家门口,唐凤山有过经验,站在外面不敢进门,先叫二肥子进去通报。他还记得呢,胖子家里的那个黑狗熊贼拉热情,见人就练拥抱。
胖子笑呵呵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