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等地方采购这些战略物资了。
只不过,只靠自己偷偷摸摸的采购其量很难上来,所以大周王朝这边才会找到李家他们,让他们也加入秘密采购当中来。
毕竟各家都有着自己的人脉渠道,虽然他们不可能大摇大摆的把这些东西弄到手,甚至数量看都不会太多,但是这家弄来一点,那家弄来一点,这加起来数量不就多了嘛。
为了采购这些战略物资,大周王朝这边是多管齐下的,不会说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这随着时间的过去,这后方的工部兵工厂也是持续生产了一批十五毫米的火枪以及火炮送到了郧西装备部队,而这一批军械当中,还有一门比较特殊的火炮。
光看这门火炮的外观特征,其实也没什么,这玩意的外部特征几乎和现有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没什么区别,但是区别依旧还是非常大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大更粗!
这是一门口径达到达到了八十五毫米的火炮,同样保持了四百多米的有效射程,最大射程嘛,这个依旧没有意义。
更重要的是,这依旧是一门野战火炮,可以伴随步兵前进,在战场上快速机动并展开的火炮,连带炮架在内也不过八百多斤而已。
这种火炮,因为发射的实心炮弹差不多五斤重,因此又称之为五斤野战炮。
这种五斤野战炮在威力上,比现在禁卫军装备的两斤半、三斤野战炮都要强得多,其实心炮弹在三四百米的距离上,依旧保持着比较大的动能,对步兵方阵的杀伤力进一步提升,同时还能确保机动性能。
如果再多几门的话,在战场上的威力绝对是绝大的!
这一门火炮,也是郭东岩在大口径野战火炮上的一个尝试,并且这也不是郭东岩的最终目标,实际上郭东岩的目标是搞出来一种口径能够达到一百毫米甚至一百二十毫米,最少也发射九斤重炮弹的长身管野战炮,这样的大口径才能够确保炮弹具备强大的动能,以保持大威力。
同时呢,郭东岩还要求这种火炮保持野战机动能力。
他要的可不是什么舰炮,要塞炮,可不能说搞个死沉死沉,很难进行机动的火炮出来。
他给工部兵工厂提的要求是确保野战机动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升威力,而不是反过来说确保威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升机动能力。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要求。
野战机动能力,这是郭东岩对火炮的最重要要求。
而威力,其只是次要要求而已。
至于说成本的话,大周王朝不是不想考虑,而是现在没那技术。
谁都知道用铁铸造火炮更便宜,但问题是大周王朝没那技术能力啊,这搞出来的铁炮连散弹炮都够呛,更不说长管火炮了,所以现在大周王朝造炮都是直接用铜铸造的。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在确保同等火炮性能的前提下,用铜铸造火炮在技术难度上更小一些。
所以现在看起来,大周王朝似乎有点为了火炮性能而不惜成本,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大周王朝用昂贵的铜铸造火炮,纯粹是没办法……
当然了,虽然是无奈,但是高成本的铜炮也的确是带来了更好的火炮性能。
随着新一批火枪和火炮的抵达,大周王朝里的三个步兵营的枪炮也算是初步备齐了。
新设立的三个步兵营里,一个营装备了缴获自明军,自行改装后的火枪,禁卫军缴获了明军的鸟铳后都会一一检查,把相同口径的装备给固定的某个火枪哨,同时会进行改装,改装包括换装木枪托,改进枪机结构,加装准星和标尺,同时再配属一个刺刀。
基本上改装后的这些火枪,已经是不能称之为鸟铳了,禁卫军内部称之为小口径火枪,以和自造十五毫米的火枪区分。
还有两个营装备了自造的十五毫米火绳枪。
三个步兵营的火枪齐备外,炮兵部队的火炮,主要是两斤半火炮的数量也是达到了预计数量。
按照之前的计划要求,禁卫军需要一共装备至少十二门两斤半野战炮,按照为每一个步兵营提供两门火炮的火力支援,为六个步兵营提供野战火炮的火力支援。
这十二门火炮按照六门一个哨,一共编成了两个炮兵哨,然后再加上六门两三百斤的佛郎机炮组成的散弹炮哨单独组成了第二炮兵营。
第一炮兵营的话,则是继续辖有十门三斤火炮,此外新到的一门五斤火炮也是配属给了他们,然后同样再加上一个三百斤短管散弹炮哨。
上述两个炮兵营原有的部分一两百斤的短管散弹炮被直接撤编,然后被部署到了郧西,上津,南谷关的城头上充当固定防御火力使用。
不过一批七八十斤的虎蹲炮、散弹炮则是被保留了下来,而且是被直接配属给了各步兵营,直接充当步兵火力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