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已经让萧县所部的步兵和炮兵们抵抗不住,估计用不了多久也得全面崩溃。
而向东,暂时看似是安全的。
但是一路往西的话,西边数十公里外就是伪周贼军控制的宿州,说不准现在宿州方向的贼军,这个时候也正朝着这个方向过来呢。
嗯,孙传庭猜测的不错,苏州方向的第三步兵师,早几天就得到了消息,开始向萧县方向进军,以策援萧县战役。
当然,孙传庭也可以带着部队越过萧县后,在一片丘陵中找到一条通行大军的道路北撤。
宿州到徐州的这一片狭长的,东北往西南走向的丘陵地带,可算不上什么高山,中间也有不少平坦的峡谷可以让大军通行,实在不行,其实直接爬山也可以,无非就是速度慢一些,无法带走大量的火炮和辎重而已。
关键的是后头的贼军骑兵肯定也会一路追击,自己很难彻底摆脱他们,然后从容的找一条翻山通道越过丘陵地带北撤。
这些贼军骑兵们,尤其是他们那些下马步战的骑兵们,在马背上打仗的功夫的确不咋地,但是机动力可是相当强悍,这些人都是敢一路骑着马跑的。
而等马匹体能耗尽后,这些人可是还能继续保持强行军快速赶路的。
到时候自己这边骑马撤退吗?
一旦骑马撤退,战马的体能被快速耗尽后,也只能下马徒步了,到时候他们也就和步兵没啥区别了。
而己方这边徒步行军的速度,可比不上对面的贼军龙骑兵。
如果到时候自己再带着大军翻山越岭的话,那么很快就会被贼军追上来,到时候免不了又是一场溃败。
就和当初两淮战役期间的泗县战役一样,明军的骑兵一开始也是骑马撤退,然后战马体能耗尽后被迫下马步行,再然后,就是被贼军的龙骑兵给追上了,进而彻底的崩溃。
贼军将士的体能好,行军能力强悍,明军已经是在诸多战役里得到了应征,这些伪周贼军的徒步机动能力非常的强悍,远远不是他们明军所能相提并论的。
而原因大家也都知道,不外乎就是周军的士兵们吃得好,训练的好。
而明军做不到,大家也都知道理由,不外乎就是钱粮有限,无法提供这么多的粮食让士兵们敞开了吃而已。
徒步行军能力,这是建立在强悍的体能之上的,而体能又是建立在庞大的粮食消耗上的。
所以东撤的话,风险也很大。
然而现在孙传庭已经是没有了其他选择。
北边充不上去,东边不能去,南边去不了,唯一的逃生方向就是西边了,至于后续会遭到的危险,也也只能后续再说了。
思索许久后,孙传庭当即下令收拢大军,逐步脱离北侧的贼军骑兵,为后续的撤退做准备。
这大军要撤退,也不是想要走就能直接走的,这一万多骑兵呢,而且前线还处于交战状态,这随便撤退的话,人家贼军骑兵分分钟就能杀过来。
因此首先就要脱离双方接触,然后安排一定的断后部队拖住敌人,这样主力才能够成功脱离并往西撤退。
就在孙传庭指挥着大军准备撤退的时候,南边数公里外的近卫军也是发动了最后的总攻。
经过前面一个多小时的多次中小规模的反攻作战,近卫军已经是把战线推移到了明军的前方数百米。
近卫军现在甚至都是完全脱离了己方的营地,主动的出来在原野上列阵作战。
这样看起来,似乎是近卫军放弃了自己的优势,但是在对面的明军看来,这却是巨大的危险。
几个明军将领们看着前头的贼军步兵不断的进行调整,以纵队或者横队的方式进行机动突击,一个个都是神情惊慌。
他们可不认为自己能够挡住这些贼军。
如果不是孙传庭之前强烈命令他们在这里拖住贼军的步伐,他们早就撤退了。
如今他们能够期望的就是,孙传庭能够快一点派遣援军南下,不用多,哪怕是有个两三千骑的骑兵也好啊。
但是,他们注定是等不到援兵的了。
在几个小时之前,孙传庭让吴三桂率领六千骑兵发起冲锋的时候,孙传庭就已经是把这些步兵和炮兵们当成了断后的部队,不管是成功从北撤突围,还是从西侧突围都是如此。
至于援军,那是更不可能的了。
现在孙传庭自身难保,为了顺利撤退,他已经是让好几支骑兵部队发起局部的进攻,尤其继续对东侧发起进攻,为的就是掩护其他部队顺利撤退。
这骑兵都当炮灰用了,那些跑不动的步兵和炮兵们就更加是被彻底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