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坑了兄弟两次,徐枭心里也有那么一丝丝愧疚。
为了弥补这份亏欠,徐枭特意交代后厨,中午饭弄得丰盛些,总算是堵住了赵沈二人的嘴。
吃过午饭,老二三人团又坐在院子里闲扯了半天。
吃饱喝足了,赵沈二人先行离去,他俩还得琢磨下晚上的烟丝推广会该怎么搞。
送走赵老二和沈老二后,徐老二就回了房间。
偷摸打开了装着烟丝的陶罐。
算上给赵沈二人做推广用的烟丝,再加上这几天三人抽完的。
陶罐内的烟丝已经只剩一斤半了。
望着空了一半的陶罐,徐枭心里一阵肉痛。
这可都是他的心肝小宝贝啊。
后世有明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此,徐枭十分认同。
试问,老爹徐陟都给他办葬礼了,徐枭却屁都不敢放一个。
除开徐枭是个大孝子之外,月银被拿捏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能否在经济上取得独立,是反抗不正经老爹的第一步。
再说了,他已经三天没去朝月楼,孤独寂寞的夜,很是难熬。
就连跟顾星月生孩子的想法,都在他的脑袋里野蛮生长。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我虽年轻,可姑娘们不等人啊。
难道要到六十岁以后,才能去寻找piao姑娘的自由?
或许,那时候,这些娇嫩的姑娘们,都已经老了。
还是那句话,十八岁的姑娘们,一茬接一茬,徐枭不想放过任何一茬。
SO
烟草生意必须成功,前期的推广,必须取得最大效果。
国子监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在各部衙门、歌楼舞坊等各种高档消费场所进行推广。
徐枭给烟丝在大明的定位是高端日常消费品。
自然要选择在上述有钱人聚集的高消费地区,这叫精准定位客户群。
想达成这样的大规模推广,这么点烟丝肯定不够用。
“得再准备一批熟烟丝了。”徐枭喃喃道。
......
江畔码头,位于南京城郊十五里处,是南京最为繁忙的码头之一。
是长江沿线,以及东南数省的航运枢纽,日夜泊船数百,船帆连绵不绝,多达数万人,靠着码头讨生活。
南京作为大明朝南北两都之一,又临着江浙一带,商业贸易极其繁盛。
所谓苏杭,比之南京,还是要差上一丝的。
来之前,徐枭就和沈昂打听清楚了,那艘两广商船,就停靠在江畔码头。
拜大哥所赐,徐枭腿脚不便。
考虑到等会要拿很多东西,便带了府中两个小厮。
其中一人便是那天喊徐枭回家吃席的,名叫徐六。
十岁那年便入了徐府,跟着徐府姓。
也算徐府老人了。
徐枭觉得他蛮机灵,便带在身边。
三人沿着码头,寻找着那艘两广商船。
江畔码头规模大,南京市舶司在此建了个江畔市舶务,领头的是个从七品的市舶司小官吏,主职是收税,副业是管理码头各项事务。
江畔码头的管理很有条理,各航运商会名下船只,按照省份地域的不同,划分出相互分隔的泊船区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