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他们这一行儿的,按照分工来,大抵有粗活儿和精细活儿之分。所谓粗活儿,指的便是找到了坟墓所在位置之后,必须要进行的,挖土打洞这些活计,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粗笨体力活儿。不需要有什么本事才能,只要有把子力气,有些胆子就能干的。
而所谓精细活儿,则是包括下去开棺取宝,定位墓穴位置,制定盗洞地等等,这就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了,或者得身怀武功身手灵巧,非得有传承有经验的不能为。
在所有精细活儿里头,档次最高,最需要技术含量的,自然便是青云子的寻穴定脉了。
这才是一切的根本,连墓穴的方位都找不着,一切休提。
若是按照后世企业的那一套来的话,青云子这卸岭力士负责寻穴定脉的一套本事,就相当于是品牌,是值钱,最为重要的东西。而那些有些技术含量的,则是设计营销之类的版块。至于最后负责挖土掘墓干粗活儿的,则就是相当于负责加工生产的这个环节,又苦又累,利润又低。
而且正如他所,真要是寻到一个大墓之后,里头的东西,其实根本就是搬不完的。
一座墓里头的东西很多,非常多——金银珠宝,翡翠玉石、古玩玉器,以及大量的铜钱、陶器瓷器、字画等陪葬品,这些东西,几乎都是少不了的——而这些东西,未必都是值钱的。或者就是挺值钱,但是不方便携带的。
一般来,盗墓之人进了墓穴之后,都是拣着几件儿最值钱的拿走,剩下的,撇下也就撇下了,都拿不走又有啥办法?
还有的那心思坏的,发现自己带不了的,能砸的,就都给砸了,一通破坏拉倒。有些讲道义的,则是原封不动的给留存住,走的时候还把自己打的盗洞给封上,一是为了怕别人发现这个事儿,追踪到线索,二来则是保护墓穴,免得里头的陪葬品遭受破坏,留给后来人一些东西。
由于盗墓的队伍规模普遍比较,是以很多东西都是带不走的,其中尤其以陪葬的铜钱为甚。发掘到的古墓中,往往存有大量的铜钱,尤其是以宋朝的大墓,为之尤甚。
因为宋朝,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都不是什么通用货币,而偏偏宋朝商品经济又是极为之发达,世面上需要流通的货币极多,是以宋朝铜钱的铸造量极大。这是中国历史上铸造钱币数量最多的朝代,北宋初年的铸钱量就达一百万贯以上,最多的神宗元丰年间,一年铸造铜钱五百万贯以上,铁钱六十六万贯,合计达六百万贯。而唐天宝年间,每年铸钱数只有二十二万贯,以全国人口计,每人只摊到六七文。到了大明朝,前期是宝钞,后来是白银大量流入,成为主要流通货币,这铜钱铸造量就更了,二百多年加起来也不过就是一千万贯不到的样子,反倒是民间铸造的私铸钱极多。
而且宋朝百姓有藏钱的习惯。
宋代的钱铸造的可谓是真不少了,但市面上却是经常缺钱,以至于曾经两次闹起严重的钱荒。钱缺到什么程度?老百姓拿着银绢丝绵到市场上卖,连个问的人都没有,官府里散出二三十万的钱,到了百姓手里,马上不见了踪影。钱荒的原因,一个乃是民间毁钱铸铜然后再卖给朝廷牟利,二个则是,铜钱大量外流。
中原王朝不但历来乃是周围这些番邦国家的宗主国,在政治上全面压制,军事上全面威慑,更是在经济上全面渗透。素来中原王朝经济便是辐射整个东亚,东南亚,对周边国家有着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宋朝,经济发达至此,铜钱四处流散,以至于成为了周围这些国家的法定货币。他们自己国家也铸造铜钱,但是不够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