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告别户后,又赶到郭清疼水,接郭倩蓉后,连夜往燕京赶。等到他们回到燕京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
蒙头睡了一觉,刘士卿开始为“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这个项目忙碌。前期的资料准备工作已经进行完毕。华夏科学院从其旗下遍布全国的科研院所征调的人员,也全部到位。是时候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了。
第二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让所有参与这次科研大会战的人员。能够熟悉他们要做的工作。做为这个科研项目的发起人,刘士卿义不容辞的出任该项目的总工程师,他首先让卢永祥把集结的科研人员按照他们所负责的解决的问题的不同,进行分组,然后他亲自给每个小组开列不同的参考书目,让他们白天抓紧时间看。到了晚上,刘士卿就给他们上大课,讲解整个。科研工程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华夏科学院这次召集而来的,足有十几位院士,不管把他们放在那里。都是响当当的专家,可是到了这个项目中,他们也只有当学生的份儿。
就这样一直过了十天左右,刘士卿把能讲的、该讲的全都通过上大课的方式,传授了出去,剩下的就是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慢慢消化了。
此时已经进入到了五月份,五一长假来到了。当然行为“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的参与者。谁都没有假期。
大家也都清楚该科研工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别说是放假了,就算是平常的时候,也都是主动的加班加点,唯恐成为拖后腿的一环。
杨诺婷也按照刘士卿的吩咐。招收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和十几个,有经验的工程师,但是他们的整体素质比起华夏科学院调集来的的科研人员相比,差了不少,尤其是那些大学生,好高鹜远的不好,说起理论、理想来,那都是一套一套的,但是真的想让他们投入到科学实验中。全都是门外汉,或者是半瓶子醋,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
这样的结果,也让刘士卿意识到他以前拟定的策略有很大的问题。不能等到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建设好之后,才开始培养自己的科研人员,现在就有必要在这方面下手了。另外,银河协会的工作还要抓紧,要想方设法吸引到各高校有潜力、有想法、品行好的优秀学生。挖掘他们的想法、培养他们搞研究的兴趣,并让他们从做研究之中,尝到甜头。
耸然,这些事情,刘士卿现在根本就顾不过来,他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就交给康永恒来负责了。
康永恒琢磨来琢磨去,想了三条对策出来,一是在银河实业的广告宣传上,要突出银河实业的高科技公司定位。这一点在以前的宣传上是不够的,以后有必要加强。这样的宣传也不存在着造假的嫌疑,毕竟银河实业不单单有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认定的高新企业证书,另外,银河实业的多项技术都处在全世界领先的地步。在这方面重点宣传,名副其实。
第二条对策,就是成立一个银河实业科研基金会,说得白一点,就是专门侧重国内,面向全世界的科研风险投资基金。这个风投基金的性质和银河风投不太一样,后者主要是风险投资范围比较广,什么赚钱投资什么,而银河科研基金会,主要面对的是搞科研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有太多的人有想法,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主要是没有研究资金的问题,而将这些闪烁着亮光的点子给泯灭掉了。还有的抱着项目,四处奔波,从风华正茂的青年。一直奔波到头发花白,都不一定能够把科研资金跑下来。银河科研基金会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想从银河科研基金会申请到资金,也不是光有想法就可以做到的,需要签订一系列卓琐的法律文件。约定好义务和责任之后,才有可能申请到。而当成果出来后,对该项成果的处理。也有相应的约定。
第三条对策,就是先不等高新技术实验园盖好了,直接先在燕京找一个大型的尖验室,全部租下来。或者干脆买下来,先让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运作起来,然后以这个尖验室为基础,面向全国招收科研
员。
感谢“涛霞、云浩洋二叫儿子的爹、佳视美眼睛”的打赏,谢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