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尊严,皇家的体面,从来都不在她思考的范围之内。
向氏说了这么些话,渐渐没了力气,“你去拟道旨意,就让朱氏做太后吧!”
“立朱太妃为太后,如何对得起宣仁皇后的在天之灵呢?”
向氏闭上眼睛,沉重说道,“哀家自去请罪。”
“太后……”
“好了,去拟旨吧。”
显然向氏已经下定了决心,世瑶无谓再劝,她只得按照向氏的吩咐,草拟了一份诏书。然而,让朱氏做太后,诏书还出自于她的手,这样的事情,世瑶是宁肯死都不会做的。
向氏看了两眼诏书,暗自点头,她不由得想起宣仁皇后立世瑶为后的时候说的话,“斯人贤淑,惜福薄尔。”
“交给程德顺好好收起来,哀家去了之后在宣读。”
“是。”
到了这个地步,世瑶也只能说是了,可是将来的事情究竟怎样,已经由不得这位向太后了。
世瑶从寝殿出来,赵佶并没有过问向太后究竟对她说了些什么,他只是想像儿子一样陪向氏走完最后一程,至于以后的事情,他有他自己的打算。
“太后怎么样了?”
“用了一盏参茶,也服了药,精力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圣上如果进去陪太后说几句话,太后应该还是会跟高兴的。”
“好,你也辛苦了,回去歇歇吧!”
向太后对赵佶这个儿子大体上还是满意的,事实上,如果跟赵煦相比较的话,不会有人让她不满意的。
“看来哀家是没有办法看到贤妃生下皇子!”
“母后怎么能这么说呢,不过是天气凉了,母后有些不适应罢了,等到春天暖和起来了,母后自然就好了。”
“你就会哄我开心,不过我倒是真想看一眼皇孙。”
赵佶笑道,“母后岂止能看一眼,还得看着他将来长大了娶妻生子呢!”
向氏做梦都没想过那一天,让赵佶这样一说还真觉得很窝心,她若是能亲眼看见,不知道该有多好。
“但愿刘氏这一胎能生个男孩。”
赵佶的心里倒情愿是个女孩儿,可是他还是顺着向太后的意思说道,“母后这样诚心的侍奉佛祖,佛祖必然大发慈悲让母后心愿得偿,到时候不仅仅刘氏能生个皇子,韦氏也一定是个皇子的。”
向太后被赵佶说的心花怒放的,“你这孩子越发的会哄人,哀家倒是有件正经事情要交代你,如果刘氏果真产下皇子,你就立她做皇后吧!”
赵佶绝不会让除了世瑶以外的任何女子住进坤宁殿,这根谁能生儿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哀家知道你对刘氏不是那么满意,但是娶妻当娶贤,刘氏虽然平庸无奇,但是却胜在贤良淑德。你看你皇兄就知道了,立一个称职的皇后该是何等要紧,刘氏出身虽不显赫,但是还算清白,如果有个儿子,立她为后也就合情合理了。”
“母后放心吧,儿臣自会斟酌!”
“哀家时日不多了,只有这么一件事放心不下,你一定要答应哀家,不可敷衍了事。”
赵佶浅浅笑道,“是,儿臣答应也就是了。”
如此向氏才算安心,然而赵佶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她却是永远都不能知道了。
三日后,向太后驾崩,皇帝辍朝七日,举国哀悼。
向太后的丧礼极尽哀荣,皇帝钦定谥号为钦圣献肃皇后,她平淡寡味的一生,却在赵佶的笔下被无限的夸张放大,以至于世瑶有时候都怀疑,他们所歌颂赞扬的那个人,还是不是这位向太后。
“孟氏,太后遗诏可在你的手里?”还没等丧礼结束,朱太妃就不可耐的寻上了世瑶。
“太妃怎么知道太后留有遗诏?”
“太后亲口答应哀家的,难道还能有假不成,你成天侍奉在太后身边,不在你手里又能在谁的手里?”朱氏难得聪明一次,她深知向氏跟高氏那个老虔婆一样,几乎是毫无保留的信任孟世瑶。而遗诏在她的手里,总是让她心里不安,因此她也顾不得什么场合,一定要赶紧把遗诏拿到手。
世瑶面带好奇,“我的确是替太后草拟过一纸诏书,但是却跟太妃无关。”
“你胡说!”朱氏的眼睛眉毛都立了起来。
“遗诏是我亲手所写,我心里当然最清楚了。”
朱氏急了,“是与不是,拿出来看过才知道!”
世瑶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太妃确定要看?”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