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消耗大约一千九百斤的粮食。这样看来,这一百五十万斤的粮食,最多能供应790个人一年的消耗而已。而目前要依靠王书辉吃饭的,就已经达到一千四五百人了。
幸好,王书辉并不缺乏粮食。因为,他可以通过时空门,轻易地从现代社会买到各种类型的粮食。更主要的是,他在明朝末年也不缺乏土地。而且,仅仅在王府镇附近,就还有三千多亩产量更高的地瓜和土豆等着收割呢。
王书辉对于这一百多万斤的粮食有着自己的计划。
就目前阶段而言,整个王府镇的所有成员,没有一个人是吃玉米的。近两千人吃的粮食,都是通过明朝末年的市场购买的大米白面等精粮细粮。而且,因为大营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光棍一根,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没在自己家开伙。大家的饮食全部是由大营的大食堂提供的。
王书辉原本就在考虑军粮的制作问题。在他看来,压缩饼干等简易食品是很好的野战军粮。在后世的各国武装部队中,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看起来干巴巴,吃起来粗巴巴的东西,一直都是世界各国部队野战军粮的主要内容。
不过王书辉并不是说马上就要生产野战军粮。因为前不久他发现司马峰在运送人力的时候,由于路途遥远导致粮食不足的问题,对招纳人力十分的不利。王书辉就想到,为了要帮助司马峰更好完成自己交给他的任务。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同时营养又足够的旅行口粮,很有必要被先开发出来。
王书辉考虑过方便面,火腿肠这些在后世常见的旅行食品。不过,因为火腿肠的塑料袋需要化学工业为基础,即使做成午餐肉也需要马口铁,这样的原因让火腿肠类的食物被王书辉首先放弃。而方便面需要大量的食用油加工的同时,在恶劣的运输过程中,热水也不能有效的保障,所以方便面类的食品也被王书辉放弃。
王书辉最终通过自己从现代运送到明末的一个东西启发了灵感。那不过是一堆用来喂猪的豆饼而已。
王书辉在看到豆饼之后,立即就想到了混合型压缩饼干的设想。只要将玉米粒加工熟,和将经过分割处理后加了大量食盐,使用大型锅炉加工熟的鸡块(蚯蚓养鸡导致整个王府镇的鸡肉和鸡蛋供过于求)压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都比较充足的硬饼子。
王书辉的这个设想很快就变成现实。早就已经建成的,被准备用来加工生铁的锻造车间,经过消毒之后,临时改为旅行口粮的加工场所。蒸汽动力的,原本是为了加工熟铁枪管的冲压机,被临时改造成专门用来压制食物的压制机器。
把经过大型锅炉加工好的玉米和鸡块,放到冲压机里一个专用的模具中,开动机器的阀门之后,只见冲锤只是起落了一次,一个成正方形的饼状物就生产了出来。
除了王书辉之外,在加工现场的每一个人,都领到了一个黄白色的正方形硬饼。王书辉对自己的设想就近进行了验证。
从现场的反馈上来看,除了有些硬以外,这种旅行口粮的味道还是不错的。用一个锻造车间的工人的话说,“除了硬一点,粗一点之外。这种饼子的口感还是可以的。总比他们当流民的时候吃的东西强一百倍。”
锻造车间的那个工人的话,刚好就是王书辉想要得到的结果。是啊,连命都快保不住了的流民,怎么会考虑什么口感不口感的问题。他们有的吃就要谢天谢地了。
王书辉自己也尝试了一下自己的发明。他自己的感觉就是,硬饼的味道还可以,就是嚼起来比较费劲。不过是吃了半块硬饼,王书辉的腮帮子和太阳穴就酸痛的不得了。口感就更不用说了,嚼锯末子什么感觉,嚼这种硬饼就是什么感觉。
不过这东西都是相当的能够哄肚皮的。王书辉才咽下去几口硬饼,就觉得肚子里饱饱的了。而且,王书辉发现,吃这东西倒不用担心出现,像吃那些后世的压缩饼干之后的排泄不畅问题。因为玉米这东西本身,就是个易于消化畅通肠道的东西。
不过王书辉还是觉得,这种硬饼存在一个弊端。仅由玉米和鸡肉组成的硬饼,缺乏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不过王书辉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被压制而成硬饼,并不是由脱水后的材料制成的。所以,硬饼的保质期不过是比正常情况延长了五六天而已。要是将容易变质的蔬菜也压制进硬饼中的话,这个旅行口粮的保质期就会下降。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保质期问题重于营养均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