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说他是一个商人,却是没有谁会认同。
最近一段时间接触商业上的东西比较多,看来的确是有些小小的变化,不过这个不可能改变本质的东西,而且他也一直没有放下过学习,只不过古玩市场去的少了一些而已。
也该多去市场上逛一逛了,现在的收藏风越来越盛,市场繁荣的一塌糊涂,有不少人都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看看能不能发现点有价值的东西,当做进入古玩行的敲门砖。
过段时间天气凉点就要进行第一次水下打捞作业了,这段时间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不如就在京城的古玩市场消磨时间吧,第二天一早练过功吃了早饭,张辰就喊上宁琳琅和张沐去逛古玩市场了。
潘家园比前段时间更加火爆了,自博古藏谈开播以来,中枢台和不少的地方台都开始办起了鉴宝类节目,再一次把收藏市场推向了高潮,天棚区的摊位眼见着都快不够用了。
张辰先去了马三立店里,提前和他说一下,请他打造两只金丝楠木箱子,过段时间就给他把料子送过来。马三立早就说过张辰必有大成,话说出来还没有多久,唐韵就闪亮登场了,老马对自己的眼光也很是自豪了几天,现在更加愿意和张辰搞好关系,拍胸脯答应一定亲自动手给他弄好了。
现在一些潘家园商铺区的经营者们也都学精了,慢慢在往琉璃厂的形式上靠拢,有几间店铺里的真货率已经能够达到四成以上。先不说东西有多少是老的有多少是晚清民国的,就这个态度也值得别家学习一下,长此下去,买卖不愁干大了。
只是这样的经营者还不够多,大多数的经营者还是走老路子,大量的赝品中夹杂着几件真东西,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店主用来钓鱼的,想要在几百上千件玩意儿里找出真家伙来,眼力、运气、胆量一样都不能少。
当然商铺里也有全部都是真货的,一般也就是卖点旧书老报纸,或者搪瓷缸子水壶什么的,海报、邮粮票、现代纸币也有。
他们的这些货都是目前来说收藏价值不怎么高的,特别是钱币收藏,所谓的几连号几连张也都是一个幌子,真正有收藏价值的钱币,不是错版了的,就是首发的第一本第一张,其它的都不会有什么价值。
很多人都在说,收藏了哪一套什么什么钱币,现在涨价到多少了,未来的升值空间有多么的广阔无限。这个价格的确是有,但却都是门店的销售价格,谁也没见过藏友之间相互交换或者交易这些东西的,那玩意儿谁买谁上当,五十年能升值个一两倍就是奇迹。
再说谁也不会没事干买一百万新钱放家里等着升值吧,有那个闲钱放银行里五十年都能得不少利息,还不用担心有贼惦记。或者是买点其他的东西,那怕是买了股票放五十年不管,升值空间也不止三倍五倍。
还有一些人是专门倒腾邮票的,这种东西还真有能够升值的,不过也是和钱币差不多,要么是错版了的,要么就是发行能量极少的。但是还有一点,真正错版的和发行量少的邮票也是极少的,而且交易量也少得可怜。说到头来,集邮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爱好,要不为什么叫“集邮”,而不叫“藏邮”呢。
(另:有时候倒腾邮票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我认识一个家伙,就是养藏獒和倒腾邮票的,早些年和别人合伙想要囤积某一版错版了的邮票,几百万投进去,到现在有十来年了,一点起色没有,把养狗赚的钱也都全部贴进去了,日子过得不能说惨吧,但是也大不如从前了。)
甚至还有一些商户和摊贩,干脆就是摆明了卖现代工艺品,这样的买卖反而有不少人光顾。三五十块买一对小胆瓶,或者百八十块钱买一只葫芦瓶回去,永乐、宣德、成化、康熙、乾隆这些名瓷倍出的底款都有,毕竟识货的人还是很少数的,弄回去摆在家里也不为彰显什么东西,就图个漂亮雅致。
这些买卖的客户里,也有不少是抱着特殊目的的,买来碰瓷的有之,买来做旧之后兜售的有之,总之是买卖要比不少的商户兴隆。
这类的店铺,张辰是肯定不会进去的,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嘛,有那进去看一眼的功夫,几间商铺加起来够他在天棚区看十几处摊子了,说不来还能憋着一玩意儿呢。
潘家园的商铺和摊贩总量有好几千,有了张沐跟着,时不时就要停下来给她上一课,一上午下来也只不过是逛了一少半而已。
倒是也遇见了几件值得出手的东西,耐不住张沐刚刚被允许有了在古玩市场消费的权利不久,她手里的藏品又少,一共三件玩意儿都被他一个人瓜分了,虽然“瓜分”这个词很不恰当,但是张沐就是这么说的,还逼着张辰承认了是他和张沐“瓜分”了,不然就回家去告状。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