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救命稻草。甚至是那些周边配件,例如软盘所需的硬壳塑料包装、塑料软盘盒、数据排线等不起眼的小部件,都成为各个半导体企业、塑料企业争抢的对象。
这可不是当初单晶硅生产,产品全部被国家包圆,所谓的产值不过是一个统计数据,其实是从左口袋,又放到右口袋。
软盘及软驱的制造,全部是出口!
这挣的可都是外汇!
国家刚刚开放,对外汇的渴望是多么强烈知道吗?79年全国的外汇储备,才3亿美元!为了多挣一点外汇,传统的纺织、瓷器出口行业几乎把吃奶的劲都拿出来了。纱锭、蜀绣、苏绣等工厂开足了马力全面生产,在还在实行布匹定量供应的现在,纺织行业明明知道国内对服装纺织品的需求是多么的迫切,但还是咬着牙先满足出口需求。
景泰蓝、瓷器、工业品,只要能出口,给国家创造外汇的行业,都拼了命地生产。
毕竟国家工业虽然全面,但技术太落后,大量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乏力,没有销路,能够在国际上稍微拥有一点竞争力的产品,少得可怜。
为了换取外汇,国家恨不能卖血!
甚至把大量工业生产急需的矿产资源,廉价卖给外国企业。换来的一点点紧缺外汇,全部用于进口国内最需要的设备、技术,物资。
现在有一个可以大量获得外汇的机会,制造的关键技术对方也提供了,并且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就放在眼前,那所有人还不绿了眼睛去争、去抢?
可能是双方拥有了良好的信任关系,西部计算机公司在国内下的软盘和软驱订单,一改当初单晶硅上的谨慎(国内部门分析美国公司前后变化后得出的结论),全部采用现款现货,每从中方手中拿到一台软驱、一盒软盘,都全部支付的是美元!
国内企业都快疯了!
为了抢到一个出口加工的名额,光在北京市内,就有多达上百家企业打成了一锅粥。在全国范围内,还有多上十倍、嗷嗷待哺的企业,在所属省市、行业的支持下扑了上来。
企业一直将官司从分管行局,打到了市府、市委。
落选的企业仍然不服气,不是有句话说“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多”吗?大家谁没认识个把上级部门领导,官司再次从市里闹到部里,以至于打到了最高层。
西部计算机公司的订单,早已进入了高层视线。
应该说,西部计算机公司早就进入了高层视线,但当时的合作大家都小心翼翼。虽然单晶硅成效显著,国内获益匪浅,但毕竟用的是自己的钱、自己的人,产品最终也是自己用,很多人没有直观感受到好处,只觉得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但这次软盘和软驱的订单就完全不同了,对方结束了前期试探,进入到真枪实弹合作阶段。明码实价的现金交易,给的是国内现在最缺的美元,这个巨大的好处,别说下面的生产厂家、省市部委了,就是最高层也看得眼热心跳。
这订单多到让人热血沸腾,要纺多少碇纱、织多少米布、卖多少吨矿石才能抵得上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现在国内能够拿得出手,得到外汇最大的途径!
上面一声令下:“软盘和软驱的部件、制造,必须当作政治任务完成!谁都不许抢!要从全国范围内,挑选精兵强将,将这当成一次大战役来完成!政策、资金、人员、物资,全部向这个合作项目倾斜,地方党委、政府,必须无条件支持!”
在这个大原则下,一些本来已经抢到了业务的企业,都被迫退出,由技术力量更强、设备更好、产品更优质的企业接手。
好在考虑到西部计算机公司和材料应用研究所的良好友谊,上面给出了选择:氧化物的提取、磁性材料的制备、磁头的制造、伺服电机的供应上,只能任选其一。其他的项目,必须交给更具竞争力的企业来完成,必须要保证外销品的质量,为国产货在国际上赢得口碑。如果因为粗制滥造,使得外商终止合同,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当事人及其企业领导要为此负政治责任!
材料所经过认真研究,最终决定选择了磁头制造。
氧化物的提取、磁性材料的制备,技术上现在虽然先进,但潜力有限,感觉未来发展余地不大。而且他们在实际生产中,也感觉到这两个项目是吃钱货,电费支出相当巨大。由于舍不得完善制污手段,造成的污染也很是可观,企业工人已经对此付出了健康代价。
磁头却是真正的高精尖项目,它涉及到磁性材料、线圈绕制、读取精度等等多项分支技术,把这个技术吃透了,发展好了,未来即便没有了软驱订单,材料所相信也能找到一条生存之道。
轰轰烈烈的争夺到此为止。
软盘和软驱的零部件生产就此形成了一个范围涵盖全国数十家企业,乃至为他们提供相关材料、设备、服务的更多企业的庞大产业链。
在出口创汇,为国争光的口号下,众多企业精益求精,力求拿出最好的产品来。
出口创汇是政治任务,为了完成任务有时候甚至可以暂时忽略经济利益。很多企业从国内订购或是进口了新的生产设备,挑选了最好的技术工人,不计成本地提升品质。
幸亏早前的合作,中方已经拿到了相关零部件制造技术,新建的精密制造工厂也已投入使用。大量远超以前的旧设备,被基本具备了现代国际制造业水平的新设备所取代,充实加强了各个生产厂家,使得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但即便这样,他们在面对外方验收人员苛刻的要求时,仍然憋了一肚子火。
外方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之苛刻,在中方厂家来看,近乎于故意刁难:许多在中方厂家看来质量优异的产品,仅仅因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小瑕疵,就被退了回来。要知道,为了制造这些零部件,用了多少好材料,费了多少心血,花了多少工时!许多零部件明明就能用,而且还是装在设备内部,用户不拆开机盖,根本就发现不了,可外方代表竟然铁面无情,全部打回。
一些厂家的领导据理力争,却被对方手中挥舞的订单合同所打败,不得不垂头丧气接受结果。回到厂里,许多为了加工这批零部件熬得双眼通红的技术人员、工人痛哭失声,却只能默默擦干眼泪,转过身用更严格的管理、严苛的生产流程,努力提高产品品质。
不同需求的理念,形成了国内对外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大碰撞。
在上面的严令、外商的严格检验手续面前,吃够了苦头的国内生产企业,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现代品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