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贾诩说最后几个字时,特别着重。曹智明白他的意思,曹智现在要回师解决丹阳兵危,但贾诩提醒曹智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献帝的这块利益。
贾诩没说的更明一点,他本来还是想重提斩杀杨奉、董承之事,就算献帝现在不肯跟他回转丹阳,也要在他身边安排上统统为曹智说话的人。
但贾诩话到嘴边也就没说下去,他也在昨日冲动之后,冷静地想过,这种干脆的一刀切办法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现在献帝身边有些大臣还是看好曹智的,如果曹智自毁形象,做一头像李傕等人一样的嗜血之狼,或许那些支持者就会背离曹智,而鼓动献帝再次逃离曹智的控制。而且待到贾诩再次回转大阳城时,才庆幸自己没有过分逼迫曹智采取针对杨奉、董承的行动,因为当他们回转大阳城后就发现,杨奉等人实力亦大增,不是那么好对付了。
曹智在身边两位谋士的劝诫之下,人就迅速的冷静下来。在一番紧急协商之后,曹智让李典、满宠继续追击李傕、郭汜一段路,直到把他们赶回长安为止,再可运兵回转,但兵马一时也不要回转兖州大本营,在许县附近集结暂住,如果他的丹阳缺兵少将,他也可以及时招他们向丹阳增兵。
然后再决定,把献帝和一干文武大臣,转移到更安全的安邑暂住。由乐进率部五千,保护献帝安全。许褚因为与徐晃不和,曹智怕他惹出事端,就把他带回丹阳。李儒作为正式的朝廷议郎高官,也被曹智等人列为留驻对象,献帝身边不能只有武将,而没文官,特别是李儒这样能说会道的言官。
对诸事有了个安排的框架后,曹智率部回到了大阳城。献帝因为曹智之功彻底赶跑李傕、郭汜之流,而大感高兴,并对曹智所获战功表示出乎寻常的赞誉,特地出城迎接。
献帝身边的几个官员,在这几天里,也弄出了一队仪仗,这时正好派上用场。皇帝出城迎接凯旋之师,这对班师回朝的将领是一项无上的荣耀。曹智自认为这点点战功,还不够格受此殊荣,但献帝要给曹智这份殊荣,曹智也只能耐心的收着。
虽说曹智叩谢圣恩时,明显的觉察到了几道冷电射在他的背脊上。但曹智还是不露声色的接受完献帝的赞誉,就随献帝起驾回城。到了城里曹智才意外的发现,杨奉、董承的兵马一比开战前翻了一倍有余,也明白了刚才他们怎么那么大胆,敢肆无忌惮的对他“放电”。
但曹智还不在乎他们,只是轻视了他们几眼。而后就在庆功宴上向献帝提出,“因贼寇已定,追兵已除,还请皇上移驾条件更好的安邑暂住!”
献帝和一群文武大臣一听愣了愣,曹智怎么会这么着急?之前曹智可不怎么急着迎帝到安邑去。献帝倒是没多大想法,能去条件更好的安邑,这没什么不好,最起码那是以前河东郡的郡治,房子肯定比这大。可是杨奉、董承对曹智的异常举动,立时就有了想法,他们暗暗猜测着曹智的所图。
甚至曹智的手下谋士,李儒也应不明白丹阳有危之事,而放下对曹智汇报观察杨奉等人异常行为的蛛丝马迹。等宴会结束后,在曹智的行辕才得知事情的始末。
李儒对丹阳产生兵危,也很着急。但当曹智提出要李儒留守献帝身边时,他马上义不容辞的答应下来。李儒是个明白轻重,识大体的人,他明白献帝身边缺了人,曹智的损失更大。他随后也向曹智汇报了献帝可能受杨奉、董承的蛊惑,而对曹智提出回城之事。
曹智也已大概猜到,这些诶作为出自这两个家伙之手。曹智再度钦佩贾诩的分析能力时,就问李儒,这两个家伙怎么会一下子多出那么多兵马。
李儒告诉曹智,杨奉接受反叛李傕、郭汜的一路兵马,杨奉在途中还设计杀了前来投诚的杨定,现在已完全控制这路投诚兵马。
曹智在夸赞这个杨奉好手段时,也决定全收了他在此战中俘获的战俘。杨奉不是接受了杨定二千人马吗,他在此战中前后共俘获李傕、郭汜三千多人,本来还想上缴献帝,算是一份战功,让献帝处置。但这时看来把战俘上缴献帝,不就等于便宜的杨奉、董承之流,干脆不上报了,明日马上整编,收入自己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