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洛阳城的修复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张全义也算是放下了一块心病,张全义作为河南尹,一直以来都兢兢业业,从刚刚占据洛阳时的十室九空,发展到现在繁荣昌盛的洛阳,虽说尚不能恢复原来洛阳最鼎盛的时期,但已经足以与黄巢之乱前的洛阳不相上下。
张全义也感到很欣慰,虽说现在他是李唐的臣子,可谁都知道他一直以来依附于朱温,如果没有朱温,恐怕他张全义早就成了李克用和李罕之的阶下囚了。这一点张全义很清楚,洛阳的百姓也很清楚,他们都知道现在的泽州是什么样子,李罕之在泽州十年,把一个泽州弄的是数百里内不见人烟,田地荒芜,流寇四起,如果当年没有朱温的仗义出手,恐怕现在的洛阳附近数百里内也将是一片荒凉吧。
张全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所以他一直以来也自认是朱温的嫡系,更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朱温的长子朱友裕为妻,今年冬天就要成亲了,张全义早在半年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一份丰厚的嫁妆。虽然他知道以现在朱温的地位和权势,根本不稀罕这点儿嫁妆,但这是一份心意,不能少的。
张全义刚从洛阳的皇宫出来,他刚刚巡视完快要修缮完毕的皇宫,因为朱温就在这两天就要到洛阳来亲自查看皇宫的修复工作。张全义知道朱温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让天子迁都洛阳了,这些年天子屡屡被劫,朱温一直以来都静观其变,直到最近一出手就直接攻破宝鸡(凤翔的治所),生擒李茂贞,把李茂贞软禁在汴梁城种花遛鸟。又把李克用赶出了雁门关,让这个在中原纵横了十余年的沙陀豪杰不得不再一次北返大漠。
这足以说明朱温这十年来养精蓄锐,就是为了这一次的致命一击,可笑王师范竟然敢在这个时候偷袭汴梁,三万人马铩羽而归,听说只有不到一万人回到青州。倒是刘鄩的五千人马奇袭郓州,把郓州给打了下来,不过现在被葛从周重重围困,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估计刘鄩也坚持不了多久。
听说河北成德镇的王镕已经于朱温休书通好,并送上重金,以图破财消灾。魏博镇更是早就已经归附了朱温,据小道消息说罗绍威即将成为朱温的女婿,这样一来魏博镇与宣武军的关系就更近一层了。
整个中原现在就剩下新近崛起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还没有被朱温的势力侵蚀,刘仁恭刚刚打下了义昌军(沧州),让儿子刘守文驻守,并向朝廷请求让儿子刘守文担任节度使。昭宗不答应,刘仁恭竟然说什么:“旌旗我自有,不过想要朝廷本色而已!”这话已经有了一些大逆不道的意思,不过现在唐昭宗没有心思管他那个,现在李晔能够管好自己就已经不错了。
张全义在卫士的簇拥下出端门,登上天津桥,这时正值日影西斜,落日的余晖照耀在奔流的洛水之上,波光粼粼,倒也是一片奇景,就连这横跨洛水长三百步的天津桥似乎也被落日的余晖镀上了一层金色。
天津桥建于隋大业三年,处于杨素与宇文恺的手笔,本是一座木质浮桥,用铁索接连船只修成,跨水一百三十步,两端建有重楼,用来固定铁索,可以根据水位的高低来调节石桥上的铁索,浮桥还可以自由开合。后来被李密的起义军焚毁。直到后来的唐代,天津桥屡建屡毁,每每都是毁于水患,直到武后当政时期,武则天命韦弘机重建天津桥,那时候就已经把天津桥建成了石桥宽二十余步,长两百步。
可惜的是在开元年间依旧毁于水患,洛水水患连连,就连坚固如天津桥这样的石桥也经不住大水袭击。开元年间,唐玄宗下旨重修天津桥,用巨石为基,桥长三百步,阔二十余步,这才建成了这时的天津桥。
张全义骑马走在宽阔的天津桥上,数百名亲军、开道、旗牌、净街等人组成的仪仗队浩浩荡荡的登上天津桥,这种排场一出来,几通锣鼓响罢,桥上的百姓自然而然的就回避了开去。整个三百步长的天津桥,几乎在瞬间便的空空荡荡。
张全义苦笑了一下,轻轻的摇了摇头,他并不想如此,只是身为河南尹,整个河洛地区的军、政一把手,他不得不小心行事,天津桥这么长,如果桥上都是人来人往的话,混上数百名刺客也不是难事,那么自己的安全岂不是要受到威胁?身处这个位置,就不得不谨慎行事,虽然张全义自认在洛阳还是比较得民心的,但他还是不能保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