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从楚州经过扬州、苏州,到杭州,秦淮两岸,历来都是富庶繁华之地。
江南风物,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削弱多少,富贵,让这里的世家少了骨气,为了确保家族兴旺,世家们早早地就投降了,迎来的大周王师。
江南人在迎来“北蛮子”的时候,而从北方来的将士们,也确实被江南的奢华给迷花了眼,有些事被吓破了胆。柴宗训还好,对于他来说,到哪里都是一样,只要新奇就好。在汴京的时候希望出宫,到江陵的希望拿下金陵。到了金陵,又觉得没意思。
没了**等人的管束,这没几个月,赵匡胤和赵普两个家伙就每天在他耳朵边念叨,要简朴,要多读军政的书,那些诗词歌赋,看看就好。
柴宗训什么书都不想看,只想开着装甲车在战车团的训练场疯跑。装甲车,渤海人居然像对待垃圾一样,把战车团的人劫走,车却扔在了金陵的大街上。这让原本连学徒都不算的柴宗训,居然能够教那么新兵开车。
赵匡胤非常耐心地等柴宗训过完当先生的瘾,才劝柴宗训回宫处理朝政。他感觉自己就好像在带最不听话的小儿子。柴宗训,年纪小,并没有多少恶习,也算勤恳务实。和在肃州的冀王是没得比,但是这正是赵匡胤想要的皇上。
所以他和颜悦色地劝:“现在天下大定,正是修生养息的时候,战车还是要往北调的。高继冲之所以不要战车,是因为江南用不上它。渤海也用不上,渤海的战车都给了肃州。北方开春,冀王就要西征,渡过大漠。”
“调吧调吧,给我留几辆就好。我现在拿下了江南,支持一下哥哥也是可以的。”
柴宗训觉得这个身材高大的家伙人还是不错的,并没有传说中的谋反之意,也算是个忠臣。
赵匡胤知道这孩子是飘了,以为自己立下了不世之功,但他年纪再小,也是皇帝,说立下天下大统的不世之功,也算说得过去。
“皇上,这北方局势,冀王可是拿着玉玺,身上还有乾坤疆域图。就算是他没有反意,李谷**范质等人都在肃州。我们总要派使者去一趟,至少玉玺要拿回来。”
柴宗训不以为然:“玉玺以前就在石重贵的手上,后来丢了。北汉,我大周不是一样立国?玉玺还是渤海王找回来的,要是有那么重要,渤海王为什么不留着?”
柴宗训不担心北方,一个是自己大哥,一个是自己姨父。要是反,当初他这个皇位都坐不上。
还没等赵匡胤说什么,就在旁边的刚停下的轿子里面一声大喝:“皇上,这天下皇统,岂能如此轻忽?”
轿子的门帘被一根棍子挑开,瘦骨嶙峋,连下轿子都做不到,挑帘子的手颤颤巍巍的李重进,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怒火。
赵匡胤连忙上前想要把李重进扶下来,但李重进用棍子敲他的手,拒绝下轿子。
柴宗谊也上前:“叔父您怎么来了?”
“我不来,皇上是不是只想玩乐,连宫都不想回,连太后都不想接回来,怕有了管束?”
李重进喊了一句,却脸色煞白,差点一口气没过来。
旁边几个大臣也同时道:“请皇上回宫。”
柴宗谊心里嘀咕,自己本来就要回宫了,莫名其妙被训一顿。但是也知道李重进是为了自己好,只能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朝自己的车辇走过去。
“有劳李太尉了。”
李重进却阴沉着脸,放下了棍子。车里传来冷哼声:“我这个样子,没几天活头了。有劳太师才是。”
赵匡胤知道现在大部分的大臣都不相信自己是要做忠臣,也没多说什么。翻身上了亲卫牵过来的马,走到了皇辇旁边:“皇上,我知道渤海王也算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伪唐灭亡,没有逃到海上立国,渤海王也有功劳。他劫走那么多人,也是为了屯垦戍边。”
“高姨父平定高丽。倭国,又有北击契丹之功。可惜只想当先生,不肯进京。如果进京,当太傅也是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