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上。不得私设宗教,不得国中有国,各家平等,互通学商。这恐怕是说给天下人听得,并非单指大秦与回纥。”
赵匡胤问:“皇上已经封燕国公为大学士,太子太保。如此请燕国公入朝如何?”
王承衍对这种大事就敢说了,只是看向范旻。
“当年皇上继位,就有请燕国公入朝之意。太师当年为何阻之?”范旻问。
“当年是大周弱而渤海强。如今天下一统,四海归心,请燕国公入朝有何不可?”赵匡胤站直了身体,信心自显。
范旻摇头:“燕国公与世家几成仇敌,入京而不用其政,就有害无益。而渤海,有燕国公在,渤海就在。无燕国公,渤海必反。”
赵匡胤想了想,笑道:“能争取,当然要争取。如按此不谈,大周与渤海,如何相处?”
王承衍道:“互通学商就好。渤海之策,并非没有破绽。轻商轻世家则天下不协,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轻利中庸,必然行政缓慢,而天下大势,从来是缓不济急。”
赵匡胤笑了,拍拍王承衍的肩膀:“希甫大才。”
扬州沿江,多出来了一条长长的码头。这个码头以前可能就有,只是看不太出来。现在江面上的铁锁木桩已经解除,因为运河水与江水交汇,这里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汇水区,江滩被掏空,反而成为了大船能够靠岸的码头。
码头很大,一条渤海商船停靠在码头上,从穿上开出了一个个像甲虫一样的车辆。
一条飞艇过来,引导官船入港。李进卿带着扬州一干官员站在码头上迎接。
一前一后停靠之后,赵匡胤被已经慢慢开进仓库的车辆吸引住了。但是听说那只是为富家子弟才能买得到的,为个人提供出行方便的车时。
赵匡胤就不高兴了:“如此奢华,岂能有益于天下?”
李进卿低声道:“这天下有几个人能买得起这种车?但是太师也知道,李太傅所持着不过就是车辆的发动机。而渤海的发动机,那要好太多了。刚才的信船,您看到了吧?就是用这种车辆的发动机改的。”
“值钱几何?”赵匡胤心里一动,想起了王承衍分析的渤海政策的优缺点。
“与江陵战车发动机相当。”李进卿低声笑道。
赵匡胤好奇地看着那些忙忙碌碌的工人问:“这是谁家的码头?”
“原青州留守杨光美的遗孀,舍妹杨李氏名下的产业。太师应该有些印象。”李进卿就支起了腰,声音也大了起来。
“光美去世了?”赵匡胤大吃一惊,因为当年一起在太祖手下的护卫,他与杨光美的关系最好。
“渤海瘟疫横行,江淮之间,死者甚多。光美自青州赴海州,路上就染病,拖了一个月,几经救治,年前还是不治。不过丧事是魏国公操办的。”
赵匡胤愣了很久,才叹了口气:“瘟疫,旧时好友,都因之而去了。所剩者,寥寥无几。”
走了几步,才问:“杨李氏可在扬州?”
“在,就在离此地不远的紫竹院,不过因丧受节,不见客。”李进卿道。
赵匡胤回头对赵延美道:“杨家是我旧识,吊唁还是要去的。只是杨李氏家中似乎无有男子,我们去不太好。你准备一些礼品,交李留守家里,让女眷带过去,也算是尽一点心意。”
赵延美知道这是大哥要给自己说亲的前奏,未来的老丈人就在面前,他也不敢失礼。只能拱手答应。
大哥帮自己相中的这门亲事,母亲是不太同意的。原因是李家没有什么跟脚,起于微末,家里的女儿样貌长得还算好,但是现在自家能够挑的,不是多了吗?为什么要与李家联姻?
赵延美对李家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对联姻比较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