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都坐下嘛!”乾隆的口气愈发和蔼可亲,几个一品大员看着他面泛红光,一幅年轻了十几岁的兴奋样子,对于他口里边所说的喜事愈加好奇起来。阿里兖最是口无遮拦,问道:“主子爷就别卖关子了,奴才这心里头像爬进了无数小虫子,痒痒的难受呢!”
“高晋接替尹继善署理两江总督以来,算是继承了文长的施政理念,海防河防都归他料理,财赋收入雨后竹笋一般,并没辜负朕对他之信任。不过,他的长处毕竟是文事,诗词歌赋的事情驾轻就熟,治理河道的本领也与他叔父高斌行差无几,海内文人都和他结交紧密,这也是朝廷羁縻学士的大事,所以,在其管辖境内,出了海匪宋三宋五之徒,朕不怪罪与他。”
说喜事,乾隆却先将话题扯到了两江总督高晋头上,口气虽然依旧轻松,说出的话却有些震撼人心,于敏中与杨应琚不禁面色微变,猜不透乾隆的用意,加意的小心起来,不敢插嘴,竖着耳朵,一个字都不肯错漏。
这些人中傅恒跟乾隆最为亲密,听乾隆突然将话题从云贵扯到了两江,联想高无庸的提醒,心里不禁砰然一跳,目不转睛的听乾隆说话。
乾隆本来斜签着坐在炕边儿上,并未脱靴,此刻居然再次挪动身子下炕,适然的小步踱着,也不看几位大臣,口气不停,继续说道:
“海匪占岛为恶,孤悬海外,据说尹继善时便已开山立柜,真要追究,尹继善也难逃其责,总的来说便是咱们君臣都没将他们放在心里罢了。不成想,差点酿成大祸——这是和珅递上来的秘折,你们看看罢!”说着话从炕桌上将方才翻出的奏折递给傅恒,也不等他们看完,便继续说道: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和珅折子里写的话,说的虽然不是海匪的事情,却也有关系——江南早就有秘折奏报,苏州同知段成功与海匪勾结,朕还不信,现在,却不得不信了——利益驱使嘛,贩卖仙人膏,又能得利,还可笼络官员,一举数得……”
乾隆依旧笑眯眯的说着,此刻几名大臣已经将和珅的秘折传阅了一遍,马上便从他的笑容中感觉到了一丝阴寒的怒气,低着头,谁都不肯插话,空阔的大殿中,只有乾隆的声音在回荡:
“这段成功也是人才,胆子不小,居然敢怂恿朕的公主驸马,朕的弟弟来跟朕闹,莫非他真的以为……便可为所欲为不成?”
“主子息怒!”
“万岁爷息怒!”
说到这里,乾隆的怒气已经不加任何掩饰,几个大臣在也无法安坐,呼啦跪到在地,以头触地,说着劝说的话,心情却是各异,唯以傅恒为甚。他想着:不是说龙颜大怒吗?难道针对的不是善宝他们?这戏法是怎么变的?
于敏中和杨应琚心里却在反复回荡两个字:“坏了!”原本大好的局面,恐怕要因为段成功的举动而弄巧成拙了。这也怪他们,本来和敬公主果亲王爷便与高氏走的近,不然挣钱的买卖也轮不到他们。这次段成功来信,大家是商量过的,这才有昨天和敬跟果亲王入宫哭诉之举——仙人膏的危害并不明显,朝廷也无禁令,他们并不怕皇上知道己方贩卖仙人膏的事实。当官儿的做买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朝廷并不会深究。就连乾隆,也听说过仙人膏的名头,并未表现过厌恶之意。
可恨就可恨在和珅那篇长长的秘折里,将仙人膏的毒害之处剖析的清清楚楚,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政治上,俱都说的明白,虽说好像有点耸人听闻的意思,可看现在乾隆的样子,明显是受了他的蛊惑,已经站到了他的那边,这可如何是好?真的要壮士断腕么?令皇贵妃那边怎么交代?
乾隆将于敏中与杨应琚跪在地上坐立不安的情状尽收眼底,也将傅恒的惊喜尽收眼底,忽的深吸口气,声音放低了些,缓缓道:“朕不生气,骄奢出淫逸,若无段成功,朕也发现不了和珅这个人才。庄有恭前次的秘折里说,和珅微服到了苏州之后,先将售卖仙人膏的钱三打折了四肢,接着又指使福康安接见官员,听说凡沿海官员求见,尽皆亲自接见,设茗长话,询问天候地理风土人情,甚或海流流向,季风风向,沿海布防,粮库屯粮。他们的心思可谓一目了然矣,没有带兵攻打海匪的心,问这些做什么?”
“他们还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道兵凶战危……”傅恒觉得有必要说一句,没说完,便被乾隆伸手制止:
“行了春和,知道他们跟你的关系,你也用不着如此惶恐——朕这是表彰他们呢。‘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怕死,天下太平’,方才说的仙人膏,便是说的廉政,为谋私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