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了一段时间的皇帝,杨毅慢慢适应了皇帝的身份,渐渐的也会从皇帝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
南京朝廷本来就配置不全,中央各部署到处都差人。吏部尚书王铎为了给各部署配备工作人员,这段时间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如果自己将凌义渠革职查办,连带的,应天府衙门内也有很多凌义渠的亲信要清除,这将会给吏部本就艰难的工作雪上加霜。
根据杨毅查询得知,此人的百科资料上他在明亡后没有投降任何一个敌对势力,而是悬梁自尽了。如此看来,凌义渠也算是对大明朝廷忠心耿耿的一个大臣了。
只是,可能处于历史局限性的原因,他没有从一个历史的高度去看待应天府范围内粮价暴涨的事情。对粮价暴涨的事情,他没有杨毅看得那么重,没有察觉其中的危险性。加上钱谦礼的身份背景,就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了。
现在皇帝过问起来,他也没有勇于承担责任的担当,而是百般推脱,试图降低自己的罪责。
杨毅对这一有些不满,却又下不了决心就此将他革职查办。撤掉凌义渠容易,但继任者难道就会比他做得更好吗?
杨毅考虑了一下,觉得凌义渠对应天府的所有事情都很熟悉。从利于工作的角度来,现在应天府的工作还是要靠凌义渠来维持,杨毅没必要大动干戈。
于是,杨毅对跪着的凌义渠道:“你不仅是失职,而是在纵容犯罪。你可知道粮价暴涨会带来什么后果?老百姓会因此吃不起饭,会落草为寇,会当土匪、造反。今天我不治你的罪,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但你必须配合三法司将此事调查清楚,给我一个交代。”
凌义渠本性不坏,听到粮价暴涨竟然有可能引发老百姓造反后,才猛然惊醒,知道自己纵容钱谦礼等人操控粮价犯了一个大错。然后又听到皇上不治自己的罪,让自己戴罪立功,自然马上答道:“微臣遵命,一定会配合三法司,将此事调查清楚。”
至于钱谦益,这时已经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只要自己的官位能保住,即使与钱谦益结仇也顾不得了。哪怕现在南京成了临时首都,礼部尚书实权大增,却也威胁不到作为应天府尹的凌义渠。此时此景,他只想先应付了皇帝再。
杨毅了头,凌义渠还是很识时务的,没有任何迟疑,让他比较满意。
吩咐完凌义渠,杨毅再转头对张慎言、刘宗周等人问道:“此事大家已经知道,你们看应该怎么办?拿出一个章程来。”
几人互相望了一眼,刑部尚书张慎言道:“回陛下,此事我们尚不清楚具体情形,不便下结论。微臣建议,先由都察院带头,刑部、大理寺、应天府配合,将应天府范围内的粮价涨到何种程度,有哪些粮商参与,都有些什么关系背景调查出来,再谈下一步的处理。”
【明洋天水-作品,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会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