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带走了春风,秋叶又把夏雨送走,寒风让秋叶落尽。十月底,北方的天气已经变得寒冷异常了。
幽州现在是周围无战事,百姓安居乐业,商道通行南北东西。因为北海都护府的出现,北海诸部和北海王之间的纷争也复杂起来,不再是昔日一边倒的情况。
因为骁果军的缘故,原本占尽优势的赤术现在情况不是很好,让他气的直骂娘,如果不是实力差的太惯,怕是早就去找赵询理论了。不过因为冬天的来临,北海部内也平息了下来。
契丹三部的战事依旧没有大的进展,三部到现在也没能拿下芬问部,据契丹三部的人所言,是因为芬问部得到了其他部落的支持,否则,根本应对不了三个部落的合击。对于这些,赵询并不在意。一来,此刻不是发动战争的时机,二来,他也没有时间去策令北部战争。混乱的契丹八部,其实也挺好的。
在一些乡镇,也出现了集约化的生产模式,类似于工厂。比如军服,铠甲自然有匠做营专门制作,但内忖、鞋子、冬衣等,骁果军都是交给后勤司,有后勤司召集成衣商人,让其竞价生产。当然,质量是必须的,一旦出现问题,后勤司和商人都要承担全部责任。比如大都督府的衣料供应,都是有专门的成衣铺子专供。
为了防止剥削过度,商业司也制定了工价和一日的工作时间。流水线式的生产,也使得很多东西,成本大降,制成所需时间更短,商人的利润就更大,他们自然不会过多的盘剥工人。要是出现了这种情况,那就得滚出幽州了。为了一点小利益,就被驱逐出幽州这个赚钱的好地方,这种蠢事,这些商人自然是不会干地。
商业的兴起,也使得那些地主和大户,不在十分看重自己的土地里,和土地比起来,行商获得利益更大。但同级相比起来,只有落户幽州的商人信誉等级更高,官府的采办,大多都是交与他们。为嘛?因为他们是我幽州人。这也使得其他地方的商人暗骂,但又无可奈何。
别看幽州只是一个州,但他北通蛮夷,东临大海,南邻中原冀州、青州、并州,占据冀北之后,又勾连青州。南来北往,商人可赚取的利润大了去,海商还可以跨海远航。幽州的商贸之兴盛,不说其他,就是朝廷也羡慕的红眼睛,但他们却不能下诏降低各地商税。因为这些地方的私收商税就是府军和官府的一项收入。连幽州商人进出其他地方,也要缴纳那些乌漆嘛糟、不知所谓的税收。
好在有骁果军在背后撑腰,这些地方官府和府军也没有太过夸张,更没有人去恶意的打主意。此外,随商队一起的镖局也开始通行天下,并得到各地官府的同意。倒不是他们怕了骁果军,而是他们不同意,商人们宁愿绕道而走。没有镖局护卫,现在的商人在外地没有安全感。为了弄到钱,这些官府也同意了让不具备铠甲、弩箭的镖局护卫随行。
此外,因为分配土地,将会以人口计算,加上减免赋税,恢复地主家私奴的平民身份,所以幽州的人口上涨了不少。再加上,新的户籍制度,也会加入特定的防伪标示,出入异地,都会有特定的户籍才行。外地进入的行人,也会颁发特殊的身份文牒,让其同时。所以,幽州藏匿的人口一下子浮出了水面。
自古以来,因为人头税的缘故,藏匿人丁,向来是少不了的,特别是生活困窘之时,藏匿人丁,更是厉害。
人头税,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人头收税,也就是以人口征税,管你干什么,是人都要交税。很不公平的是,富人与穷人征收的一样多。中国古代,直到清朝雍正帝的摊丁入亩才算正式取消了这种税收。
不过,骁果军现在收税都是以实际拥有的田地来征收,至于这人头税,赵询没有征收,这也是吸收外来流民入境的一项手段。
因为商业的兴盛,商业的税收也进行了改制,不在和其他地方一样,按照商人自身资产和准备交易的商品值征税。而是以交易成功后的价值,征收相应的比例。
原本商人按照自身资产来缴税,是不符合商业进步的。这会导致商人们在赚钱以后,不是继续扩大经营,而是置田买地,建设庄园,修筑豪华住宅,购买娇妻美妾,奴仆奴婢,以各种的方式将资金重新冻结起来,严重妨碍了商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土地兼并,导致更多的流民出现。与其被盘剥,还不如买下田产,做一富家翁,去享受生活。
商业和农业一样,是社会发展必可不少的因素,士农工商,商业排在最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故意遏制商业的发展,就会出现问题。
赵询之所以鼓励那些有钱人经商,鼓励乡镇合资行商,甚至将官府的一些采办交给他们,让他们有收入。其中除了让这些人摆脱田地的束缚外,还为了让存积在家中地窖的钱财流通起来。
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让经济更活跃。现在的人,无论是百姓还是地主,或是大家族,都喜欢将大部分的钱币,藏在自己的仓库之中。他们觉得,只有躺在自家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